第33章(1/1)
皇帝在早朝时准备将宋清辞送到离宫,众位朝臣也是知道的,若是突然就改了主意,前后大相径庭,确实如同裴行璟所说的那样,朝臣们都知道皇帝这是在欲盖弥彰。
皇帝打消了刚才的想法,“那就按照太子的意思,将她留在宫里,对她以礼相待。”
之前他一直想着要将宋清辞送出宫,既然遭到了朝臣反对,那就把那丫头留在宫里好了,将她当成一个吉祥物,借此堵住天下百姓悠悠众口。
凤阳阁里,裴云蓁高兴极了,“清辞,太好了,你可以不用去离宫啦。”
起初听到皇帝要将宋清辞送出宫的消息,裴云蓁还哭了鼻子呢,没想到才过去一日,事情就有了转机。
被裴云蓁脸上的笑意所感染,宋清辞笑着道:“看来收拾好的东西可以放回去了。”
皇帝若是将她送到离宫,必然存着让她一辈子待在那里的打算。如今不用再去那里,对宋清辞来说,算得上意外之喜。
裴云蓁话里带着几分遗憾,“清辞,父皇本来打算收你为养女呢,可惜三哥让父皇打消了这个念头,不然的话,咱们俩就是姐妹了。”
宋清辞浅浅笑了下,“现在这样就挺好的。”
其实她还真不想当皇帝的养女,她从来没有见过她的亲生父亲,后来庆隆帝收她为养女,却是让她代替真正的公主去和亲。若皇帝又收了她为养女,皇帝自然不会真心待她,若是以后也利用她做些什么,那宋清辞更没有拒绝的余地。
所以裴行璟让皇帝打消了这个念头,这正合宋清辞的意。
裴云蓁突然笑起来,“清辞,差一点三哥就是你的皇兄啦。要不然的话,以后你见到三哥,得称呼他哥哥呢。”
皇兄?宋清辞脑海里浮现裴行璟的身影,有些不自在。太子矜贵威仪,对着他那张脸,宋清辞可不敢称他一声皇兄。裴行璟到寿康宫时,太后言语之间提起宋清辞,“哀家本来也舍不得让清辞去到离宫,哀家活了这么大岁数,看人还是有准头的,能看出来她不是别有用心之人。你父皇之前将她送出宫,哀家就不同意,虽然这天下成了咱们裴家人的,可也不必过度提防和震慑那些前朝血脉和皇亲,不然只会适得其反。”
裴行璟放下釉色茶盏,神情带着几分轻松,“皇祖母说的是。”
皇帝突如其来搞的那一出,不仅遭到了前朝旧臣的反对,甚至外面还有流言说皇帝连一个前朝公主都容不下,又如何能有治理天下的胸襟和气度。
眼下皇帝正是往回找补的时候,赶快下旨好生赏赐了宋清辞一番,又让王皇后、宋贵妃等嫔妃一一赏赐了宋清辞,力求将面子功夫做足。
皇帝要做面子功夫,太后自然不会拆他的台,“你父皇不方便收清辞为养女,要不哀家认她当个干孙女?”
太后欲认宋清辞为干孙女,一来是为了宋清辞好,宫里其他人不敢贸然欺负她,二来可以昭告天下,新帝仁善,并不是容不下前朝血脉。
裴行璟面上透露出淡淡无奈,前脚刚打消皇帝要收宋清辞为养女的念头,后脚太后又要认宋清辞为干孙女。
若宋清辞成了太后的干孙女,那以后和他只是兄妹关系,裴行璟可不想只当宋清辞的皇兄。
他不动声色的劝太后打消这个想法,“孙儿知道皇祖母疼宠平宁公主,可若是您认她当干孙女,怕是会招来非议。”
太后也是聪明人,一下子就听明白了裴行璟话里的意思,宋清辞是前朝公主,如若她认了太后当祖母,定会有不少人指责宋清辞早已将前朝抛到了脑海,攀附权势、薄情自私。
太后轻轻点头,“多亏你提醒哀家。罢了,等明年,哀家为她挑选一门亲事,让她风风光光的出嫁,那些大做文章的人也闹腾不了多久。”
听到太后提起宋清辞的亲事,裴行璟拨弄了下拇指上的白玉扳指,状若无意的出声,“平宁公主可有心仪的郎君?”
“她没有和哀家提过,哀家从没听过清辞主动提起过哪位郎君。哪像蓁蓁一样,一颗心早就扑到陆怀瑾那小子身上了。”太后说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