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1/1)
豫王爷虽然得偿所愿,可是不见半分喜色,他和徒翊说道:“皇上怕是恨上我了。”
“虽然折损了皇上的颜面,可是日后这事说破了,皇上也就有理了,毕竟他亲手处置了内侍。”徒翊说道。
“你是向着我才这么想,皇上不喜我,自然只考虑我损他颜面。”豫王爷说道,他已经看清楚皇上的性子,也猜想到了这样的结果。
皇宫里,皇后也谈论起了豫王爷,她和心腹说道:“豫王叔一心向着皇家的颜面,明面上他虽然让皇上处置内侍损了皇上的颜面,可实际上恰恰是维护皇上仁孝的名声,说皇上连一个内侍都舍不得杀死,我若是皇上,不仅要杀,还要去请罪。”
她轻笑:“这真是一箭双雕。”打量她不知道呢,杨如意偷偷勾结她宫里的侍女,向皇上传递消息,借此获得皇上的信任,她就利用这一点,故意让杨如意误会皇上的心思,皇上只是想在太上皇面前摆摆威风,嘲讽一下,可没让杨如意故意去气倒太上皇。
可是杨如意这个人善于钻营揣摩人心,先是听了皇上的抱怨再是被她误导,自然自作聪明。
杨如意死了,他才能给后来者让位。
至于借此离间皇上和豫王府那就是锦上添花了。她算准了,豫王爷不会善罢甘休,无论是真替太上皇出气也好,替皇上考量也好,豫王爷都会劝皇上杀了杨如意的。
瞧着豫王爷对豫王妃的情谊,就知道他重情,不会袖手旁观的。
徒翀也和徒海说起了杨如意之事的背后,说道:“皇后最恨背叛,她知道杨如意勾结她宫女那一刻起,她就想着让杨如意死,只是一直没找到机会而已。”
“我不能也不会阻止杨如意之死的。”徒翀说道,“虽然这件事情拖豫王府下水了。”
徒海不解,徒翀只是含糊的说道:“杨如意心大了又知道很多不该知道的事情,若是他张扬出去,会损了颜面。”
让徒翀在乎的颜面,除了他自己的也就是曦曦的了,徒海想着,徒翀含糊不清定然不是因为他自己,而是因为黛玉。
“是因为那个不知羞耻的混蛋?”徒海咬牙切齿。
徒翀诧异:“叔父果真机敏。”
嘁,那是因为他站在黛玉的角度考虑的,黛玉身边的隐患只有那个名义上的父亲,西北林一人。
杨如意为皇上内侍,肯定知道西北林与皇上之间的关系,他善于揣摩人心,也猜出徒翀对黛玉上心,所以大概想着借此来威胁徒翀。
徒翀就借了皇后的刀杀了杨如意。以徒海的为人,他不喜欢这些计谋算计,狠辣格局太小,若是一个君主都喜欢用这样的手段去排除异己的话,那么下面的臣子也会跟风而动,朝廷之上岂不都是佞臣了。
背后用的这些手段,都有被人知道的风险,与其这样,不如老老实实,能由直中取,不向曲中求。
只不过现在情况特殊,徒翀用这些手段计谋是为了自保,这无可厚非,但是日后登基,还是行大道。
豫王爷回到府里之后,豫王妃得知了他被皇上晾在书房的事,忍不住抱怨几句:“这都是他们天家父子之间的事情,你是个臣子,何必管这么多,由着他们闹就是了,他们不怕笑话闹出一场是非了,你还怕什么,非要帮他们兜着。”
老夫老妻,豫王妃的话不好听,可是是向着他的,豫王爷拍了拍豫王妃的手,很是疲惫的说道:“我也是太上皇的弟弟,皇上的叔叔,都是徒家的人。总不能闹出去,让天下人指点皇上的不孝,到时候整个皇室都要被连累了。”
“不说这些了,太子、我都紧急出城往行宫而去,怕是落入不少人的眼睛,这事怕也会漏出一点两点来,少不得有人家过来打听消息,你到时候帮着遮掩遮掩,再者甄家的事情,也快尘埃落定了,皇上杀鸡儆猴,不知道多少人家睡不着觉,这些人少不得来烦你。”
豫王妃很是不屑,“他们都有胆子敢来,我还怕他们不成。”
豫王爷说得没错,第二日,豫王妃就收到不少帖子,功勋、文官之家没这个胆子到豫王府打听消息,可是一些公主、王妃就没太多顾忌,打着唠家常的旗号。放在普通人家,都是妯娌、姑嫂,串串门也是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