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1/1)
东珊根本不懂这些,去宁辉院请安时,见婆婆如此上心的交代着,甚感好奇,却不知这等侍卫与二等侍卫的官服有何区别。
章佳氏最乐得与人说起小儿子的事,自然愿意为儿媳解惑,“官服大体相似,差别皆在细微处,譬如恒儿原先那方顶戴上的宝石是白水晶,升为四品后会换成青金石,再比如他冬日里穿的端罩,原本只能用黄狐皮,往后可用红豹皮,还有补服上的补子得更换成虎纹。
除补服之外,另有朝服与吉服,所绣制的图案均不相同,皆有严格规定,总之他们所穿戴之物必须与品阶相符,不可逾制。如今我还能帮他操持,往后我年纪太大不用的时候,就得你帮他更换咯!”
默默听罢,东珊完全记不住那些官阶对应补子的图案,她只知道所谓的补子就是官绣禽,武官用兽,官员皆是方形补子,宗室王亲或者特封爵位之人则是圆形补子。
衣冠禽兽一词正是出自明清的官服,身着官服却不为民做主的,皆是禽兽!
东珊一直没太在意傅恒的官服,直至今日婆婆说起,她才想起来,先前傅恒是五品武官,补子的图案是熊纹,如今升为四品得换成虎纹,
“也就是说他每升一品,就要换一身行头,不对,应该是好几身行头,那他往后肯定还会再升官儿,还得换官服,那么多官服由谁出银子?朝廷发放吗?”
“每个人的身形各不相同,且官员时常调度,统一发放难免不合适,所以用来制作官服的面料皆由江南织造进贡,补子上的图案皆是用包着金银的彩线所绣制,精巧华美。
这些衣料与补子由朝廷发放,咱们拿到衣料后,只需自个儿出点儿工钱,找裁缝量身裁制即可。”章佳氏不怕麻烦,她巴不得族子嗣每年都升官儿换官服呢!
原来这就是所谓的平金绣啊!果然奢侈!
东珊了悟点头,暗叹官场的规矩可真多,后来再回屋见傅恒时,东珊等他褪去端罩后,盯着他的官服仔细瞧了瞧,这才发现上头的补子果然精美,因着彩线用金银包覆,这绣出来的补子质地略硬,没那么柔软,好处便是不易掉色,闪着金光,异常华丽。
研究着官服的同时她又生出疑问,“朝廷给你们发几套?这官服够穿吗?万一损毁可如何是好?再去领吗?”
褪去官服的傅恒正在换便服,却不知她为何突然对他的官服生了兴致,摇头笑嗤道:
“你这小脑瓜子,整日的都在瞎琢磨。每个品阶至少有四五套官服,形制各有不同,每套官服造价不菲,冬夏两季的官服还不一样,因着耗资巨大,所以每套官服只会发一件。
朝服最为精美,我的朝服上绣着四条蟒,不过朝服只在特别重大的祭祀或者朝会才会穿,一年所穿的次数屈指可数。节庆日有宫宴时需穿吉服,平日里穿的最多的则是补服。
诸如吉服朝服,用的少,一套便足够,但补服几乎日日穿着,诚如你所言,若是稍有损毁,或者淋湿了弄脏了,它不够换啊!
但朝廷不可能再发,若要申领,耗时耗银,所以我们大都会私下里找艺好的师傅再仿照着做一套,虽说朝廷明令禁止,但大家都心照不宣,只要差别不大,皇上不会深究。”
那就是说还得自个儿掏腰包咯!“为官者一年的官俸并不多,这置办官服就得花费不少吧?补子上的彩线还得包金银,如咱们这般有家底儿的还好说,若是没家底的普通官员,岂不是连做套官服都难?”
对某些家境贫寒之人来说,官服的确是一项不小的开销,“官员的正俸的确不多,我这升了四品官,岁俸也才一百零五两。不过京官儿都是拿双俸,尚书、大学士那些皆会翻好几倍,另外还有其他嘉奖。
外省的官员除却正俸之外,朝廷还会另外发放养廉俸,正是担心官员的日子太过贫苦而生出贪污之念。譬如外省巡抚,正俸才一百五十两,你猜他养廉俸多少?”
东珊不了解这些,将朱漆描金的炉递给他,想当然的瞎猜,“一千两?”
她拿过的炉不仅暖和,还带着一丝淡淡的茉莉香,傅恒接过炉,摇了摇头,纠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