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2/2)
年龄大一点的孩子抬炉子,年龄小一点的搬凳子……然后再回来搬菜。
得来回好几趟。
他们要去的地方,就是进村和上山的三叉路口,旁边几步路有个小山包,那里风景好,摊子就摆那里。
这个山包的确是个好地方,临近洛水,视野好,河风吹拂,十分舒爽。
不仅低头能看河,抬头还能看山,苍翠青山就在身后,周复礼帮他们选这个位置不是没有原因的,读书人思想浪漫,有才华的诗人更是情感丰富,虽然这里是边缘山村,条件有限,但怎么也不能让别人不满意不是。
将炉子摆开,用木墩子当凳子将炉子围起来,旁边是陈列满菜品的木架子,一串串的菜摆得整整齐齐的,看上去特别的赏心悦目。
这些串下面还铺了菜叶子,看上去特别的讲究。
炉子的火得先生起来,不然等会慌手慌脚的生不起来火就搞笑了。
将入风口遮住大半,这样火不会熄灭,也不会浪费柴火。
旁边还准备了好几壶茶水,也就普通的凉开水,里面放了在山上找到的薄荷叶。
吃完串串喝上一杯放了薄荷叶的茶水,绝对如同在炎热夏天啃上一口冰西瓜。
除了围着炉子摆放的那些木墩凳子,山包边上还摆了一排,方便等待的人休息。
跋山涉水有个地方休息多好,当然来他们这坐坐喝点水,总不好意思什么都不吃吧?
一切准备就绪,就剩下翘首以待了,还专门派人去远处盯着人来了没有。
等待总是煎熬的。
还好快接近中午的时候,小板凳跑了回来,隔得老远就满脸激动的喊道,“来了来了,我看见好几辆马车……”
“注意表情注意表情。”一群孩子也激动,但小圣人说他们是专业的,不能将人给吓跑了。
“快将锅端炉上,熬起来,让香味飘过去勾引他们。”
几个孩子还一个劲将锅里面冒起来的白烟向外面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