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1/1)
元霄任人抓着,待赵一清醒一些,才道:“他不在,你和我说一样。”
赵一定睛一看,眼前人正是太子,当下便道:“殿下。”他因病着,呼吸有些急促,说话就断断续续,没有力气一次说完,又心中紧急,只恨口开得太慢。
“殿下。”他道,“那个难民死了。”
伤口恶臭,溃烂流脓。
死了?
元霄皱眉道:“怎么死的?”
赵一起身有些急,缓过一阵头昏眼花,喘了口气,方道:“是恶病。我怕这病传染人,直接把人处理了,又命其余人在此地等候,请城中大夫来看过,方安排进了城。”
那年轻人倒是个守信的,赵一急急拎着人回来时,他们一个也没跑。也幸得他们没跑。不然若真的身上带了病原体,岂非四下扩散更加麻烦。有些疫病,若有传染性,与病人呆在一处的就不能再和别人接触。
赵一不是没有经历过这种事,他曾参与治理一处水灾时,因天热,那地环境不好,水质也差,爆发过一阵疫病,牵连了不少人。当地地方官都病了,温仪主动请求前往治灾,接了这个别人不要的烫水山芋,那一个多月,赵一和其他兄弟跟在温仪身后,听他吩咐,将事情处理地紧紧有条。他们兄弟几个心中佩服,是以这回听说是温大人要接使臣,二话不说就跟来了。不过温仪不记得他们了。
赵一见过疫病的模样,都是起病急。但他瞧着柳大海不大像,因为他之前并没有什么症状,要说身上有疱,那也不足为奇,谁能想到一晚上就会溃烂至此。出于谨慎,赵一将此事报给凤鸣地方官,又着城中大夫将剩余几人包括他自己验了个遍,停留了一段时间,方敢上路。
谁知道这一路奔波,他没能和温仪先汇报,自己还病了,真是丢脸。
不过既然到了队伍之中,他心中也安定了。赵一道:“那柳大海确实是勾结县官,做了不法之事。不过天收了他,也不必叫别人为此付出代价了。”比如那个本来动了杀心的年轻人,何必为这样一个人,搭上自己的余生。
可是这样说着,却见元霄沉着脸,久久不语。
赵一奇怪道:“殿下?”
元霄道:“那人果真不传病?”
赵一谨慎道:“属下为保安全,特地隔绝了三日,不见症状方上的路。”
“你未与他有接触。但是温仪……”元霄道,“手被他抓过。”
赵一一听,先是一惊,后想到一事,道:“国公应当吉人天相!”
元霄听出些别的意思:“怎么说?”
“国公当年治水灾时,在疫病区中穿行来去,都毫发无伤。”
那时众人只觉惊奇,讶然道莫非温国公真是天神派下来的子嗣,不然何至于百毒不侵。却是温仪自己说,他只是曾经误食过药,所以百毒不侵,连带容颜不老。
众人肃穆,那也是仙药了。那仙药能是人吃的么,不能,必然是神认定的人。自有大洲起,这里的人便有信仰,温仪没法和他们交流。他也是被山贼砍过后,才发现自己的身体机能是区别于常人的,细胞维持在一个稳定的生长水平,永远在年轻的分裂状态,所以不见老,又再致命的伤,只要没一击致命,他就能恢复起来,还恢复地很快。这个原理温仪自己也不明白,本身他怎么到大乾的他都不知道。
温仪只知道,他睁开眼时,就在一个山坳里头,躺在一间破床上了。
这也是为什么温仪可以毫无顾忌用舍身取义刷元霄好感度的原因。
他不怕死。
赵一道:“若真有事,这么多天过去,殿下没觉得国公有变化吗?”
元霄道:“没有,很健康。”
赵一心中一块大石终于落下,道:“无事便好。此事还需尽快禀报国公。”
他不顾自己尚在发烧,就强自撑着坐起来,却是元霄按住他不要动,只撩开帘子,招了人:“你去告诉温大人,我有事找他。”
赵一感念元霄体谅之意,心怀感激。待温仪前来,便将此事毫无遗漏悉数秉报,温仪沉吟道:“凤鸣地方官是否已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