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7章(1/1)
李煦早料到他会攀咬自己,冷静地看着他,问:“清君侧?您知道这三个字的含义吗?父皇在西山玩的好好的,除了你们造反,可没别人来捣乱了。”
“那只是因为,我们比您先一步出手了而已,若不是我们,顺王就要逼宫了呀,皇上,您一定要看清他的真面目,自始至终,都是他在暗中搞鬼,目的就是让您父子反目成仇啊!”
李煦简直佩服赵曙栽赃陷害的能力,上一次是诋毁他贪墨军饷,这一回只要咬定他才是乱臣贼子了,这口才还真的有外交官的潜力。
李煦翻了个白眼,冷哼一声不说话了,他这时候说太多反而显得自己心虚,而且皇帝要听的也不是这个。
“堵上他的嘴,让他先清醒清醒。”皇帝冷静地吩咐,大殿里很快响起了闷哼声,李煦看着赵曙被打的皮开肉绽,眉头微微皱了起来,一脸不忍心看的表情。
皇帝时不时看他一眼,见状笑了起来,他这个儿子啊,还是一如既往的心软,这样的孩子又岂会真的造反?他连对女孩子都宽容的很,怎么可能杀了自己的亲兄弟。
“好了,让他继续说。”皇帝一摆手,行刑的人便停了手,赵曙哼哼唧唧地说:“皇上,您仔细想想,三皇子死了对谁最有利,而且当日我们围攻猎场,猎场四周已经挖了陷阱,若不是顺王早有谋划,又岂会做此准备。”
李煦冷飕飕地说:“是啊,本王是得知了一些虚实难辨的消息,这种没证据的消息本王也不敢告知父皇,免得父皇以为儿臣故意陷害兄弟,陷阱不过是一点小防备而已,哪知道居然就用上了,除此之外,儿臣可没做其他多余的事情。”
皇帝是知道这件事的,司徒勇当时夸张地说:“多亏了殿下瞒着大家挖了些陷阱,否则叛军一拥而上,冲破防御,我们连组织抵抗的时间都没有,甚至躲在营账中的大臣们也不可能安然无恙。”
事后皇帝也问过李煦,李煦说,他也是偶然得知了一点风声,说三皇子在同洲时曾外出过,而且同洲有兵马行动的轨迹,于是,他猜测春猎会是对方动手的最好时机,但因为没有证据,他连说都不敢说,挖陷阱还是突发奇想搞出来的昏招,聊胜于无而已。
“赵大人,您赖定了本王心怀不轨,但如果本王真的有此意,那么西山一战就不会是这样的结果。”李煦朝皇帝看了一眼,拱拱手,大声说:“父皇,如果儿臣有反意,在西山猎场就是儿臣最好的时机,既可以将三皇子的势力扫除干净,又能借着勤王名义……儿臣敢对天发誓,若有此想,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皇帝心里信了七八分,不是因为李煦发了毒誓,而是因为李煦说的对,如果他想谋反,西山是最好的时机,尤其是叛军被攻破的时候,他完全可以将自己杀了栽赃给叛军,而他也能名正言顺地继承皇位,朝廷里的官员们大半都会拥护他的。
这么一想,皇帝对赵曙就越发不信任了,就连三皇子是生是死也心存怀疑,如果老三真的死了,那他的尸体呢?
皇帝直接问了这句话,赵曙当日在山上被抓,根本不知道三皇子的埋尸之处被人动过,立即指出了地点。
皇帝命人去挖尸,派的是暗卫,绝对的心腹,从京城快马加鞭赶过去,一日就能抵达,于是,这一日,李煦直接夜宿皇宫,等第二天对方带回来了消息他才被放出宫。
藏尸之地没有任何发现,甚至连挖过的痕迹也没有,皇帝断定赵曙在撒谎,也不想审问了,直接判了腰斩,还是立即执行,李煦出宫时,绕过行刑的地点,回到王府,看着蔚蓝的天空想:以后还是得发明qiāng • zhī,起码枪毙比起腰斩、凌迟要有人性多了,李煦确实看不了太残忍太血腥的画面。寇骁回来复命,在宫里呆了大半天,和皇帝两个人关在御书房里不知密谋了什么,直到傍晚才出宫回府。
他的将军府一天都没住过,全新的,今天从宫里出来走到岔路口时还想着要顾忌一点名声先回将军府住一晚,可他的马不听话直接去了王府的那条路,于是他心安理得地进了王府。
李煦笑话他,“你的马什么时候来过王府?竟然能识的王府的路,厉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