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1/1)
李煦津津有味的听着,等那亲卫说完了竟然没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从头到尾只能听出寇骁如何聪明如何勇敢如何果断又如何厉害,总之都是夸他的话,没能听出哪令人害怕了。
“你说的都是真的了?别是编出来糊弄本王的吧。”李煦不善地盯着那亲卫看。
那亲卫嘿嘿一笑,笑得憨实,反问李煦:“卑职没什么口才,可是说的不够好听?”
不不不,你说的很好听,但就是太好听了,跟说书似的,李煦都没发现队伍里还有这么能说的人才。
既然问不出他的话,李煦就放他去值勤了,然后自己也躺下准备入睡,可翻来覆去,心里总惦记着一件事睡不着,于是,下半夜,李煦又抓了一个亲卫来聊天。
那亲卫上半夜睡得香,不知道李煦已经找过他同伴了,说起寇将军的事迹也同样滔滔不绝,故事大同小异,但过程却与李煦之前听到的差了许多。
在这名亲卫嘴里,寇骁宛如天神下降,神机妙算,每一回的对手都是阴险狡诈又强大无比的人,每一回百姓都死伤惨重,最后由寇骁出手力挽狂澜,解救万民于水火之中。
李煦很怀疑是不是军中有人擅长写故事,把寇骁的战绩编成了各种各样的故事传颂下去,否则怎么一个个大字不识却口才了得,这些人不去当业务员太可惜了。
李煦顿时生出了挖墙脚的心思来。
不过当务之急却不是挖墙脚,而是自己的好奇心没得到满足,他诈了诈那小子,“别给本王胡扯,刚才你那同伴已经一五一十地告诉本王了,跟你说的差太远了,原本本王以为他在抹黑寇将军,现在看来,你俩的话都不实诚,看来本王要再找几个人对峙。”
那亲卫愣住了,不解地问:“王爷听说什么了?”
李煦压低声音说:“说寇将军是如何shā • rén如麻,手段狠辣,使得百姓们对他惧怕不已,当然,本王觉得他说的有点夸张,寇将军爱民如子,斩杀海贼又没错,实在无需害怕。”
那亲卫点头如捣蒜,语速极快地附和道:“就是就是,那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愚民,也不想想,没有寇将军,他们哪来的安稳日子。寇将军两年内拔除了十几伙海贼,战绩斐然,就算手段狠了点,不也是为了大局着想。”
李煦急忙跟上,“可不是,这打仗啊,有时候难免牺牲小我成全大我,能以最小的死亡换取大和平,也是一件功德。”
亲卫不知想起了什么,眼睛有些湿润,“将军自十四岁接手寇家军,人还没认全,就爆发了海贼入侵的事情,他们也不知怎么得知了老将军离世的消息,想趁机上岸占领南越,那时候,大家都以为南越要亡了,向北求救的人一去一回至少要两个月,怎么也是赶不及的,何况南越地势复杂,就算有援军来,也未必能顺利找到已上岸的海贼。
好在海贼占领了几座城镇后就闹起了内讧,原本就是十几伙势力掺杂一起的乌合之众,一旦涉及利益瓜分就翻脸了,他们见城镇来的如此容易,也不愿意和别人搭伙,四处散开来,自己占自己的地盘。
如此一来,他们人数是分散了,可一旦有心藏匿,却极不好找。当时,寇将军穿着老将军的铠甲,人只比马高一些,领着我们两万人,在沿海一寸一寸地搜寻过去,看到可疑之人问不出来处的都一一斩杀了,这其中必然是有无辜之人的,可当时的情况,根本没时间一一查证,若是让海贼攻入南越腹地,躲入山林中,更是难找到他们了。
我们没日没夜的赶路,每日睡不到三个时辰,遇到大波海贼时甚至要奋战三天三夜,不是你死就是我亡,这些倒也罢了,有那聪明的贼寇占领城池后竟然懂得高筑城墙,躲在里头不出来,攻城战消耗了我们近半的兵力,又有那黑心的贼寇,抓了百姓要挟将军,若战则屠城,那两年,将军每做一个决定都是被逼无奈,懂得感恩的人自然记挂着将军的好,忘恩负义的人也就把将军看做杀神,不愿提他,唉!”李煦听了心里难过,不仅是为战死的将士,无辜枉死的百姓,还有为寇骁的艰难。战争的残酷是现代人很难想象的,尤其在冷兵器年代,一刀一枪的拼命要用多大的勇气,寇骁当年还只是个刚失去父亲的孩子,不得不与残暴的海贼决一死战,这两年,听起来容易,做起来是真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