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1/1)
但李煦的出现给他带来了一道曙光,如若李煦能给他们带来好日子,他们拥护他又有何不可他舔了下嘴唇,仿佛已经看到了寇家军身披铁甲,骑着重甲武装的骏马驰骋沙场的情景了,立即拍案决定。“就做春裳,不够的寇府出。”
大家乐滋滋地讨论起该找哪家铺子来做春裳,又说起城中最有名最贵的成衣铺,新出了几款新样式的春裳,那谁谁谁家中的女眷穿出来后惊艳了整条街,要是有钱,他们肯定也找那家。
“别做梦了,那霓裳坊的东家是京城gāo • guān,做的都是官夫人的生意,咱们这点小钱还不够他做几条裙子的。”
寇骁“咳咳”两声,“霓裳坊就别想了,让大家量好尺寸,布匹裁好发下去,回去找自个婆娘缝制,还想找专业裁缝,美的你们,哪来的钱?”
“嗷,不是吧?”郭孚扑过去抱住寇骁的大腿,“将军,我家中无妻无妾,连只母蚊子都没有,找谁缝?”
寇骁揪着他的袖子问:“那你这身衣裳哪来的?”
“这……这是喜凤楼的红袖姑娘送的,嘿嘿,这不是看我穷么。”
郭孚是所有副将中年纪最小的,他从小在寇府长大,是寇骁的贴身侍卫,吃穿住行几乎都形影不离,这群人里,怕是最有钱的就是他了。
不过他深得寇将军真传,知道财不露白,不管什么时候,哭穷就对了。
寇骁却不吃他这一套,“那你就拿去叫红袖姑娘再给你缝一件,没钱付账就肉偿呗。”
大家默契地笑起来,赵刚打趣道:“到最后得了便宜的还是你啊。”
姜军师也哀叹道:“郭副将好歹有个相好,本军师找谁缝衣裳去?”
众人立即退散,不敢接这个话题,惹得军师大人又频频叹气,“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啊,这点小忙都没人帮,哎!”
寇骁忘了拿钱袋子,回头见他这副衰样,恨不得一脚踹过去,“军师要是能少些要求,我家奴婢还是可以借你用一用的。”
“不不不,寇府的奴婢手粗,绣不了精致的图案,这次本军师想在衣裳上绣上仙鹤,这人年纪大了就喜欢鹤啊松啊,看着多仙气多长寿啊,晚生还想为将军多谋划几十年呢。”
寇骁抽了抽嘴角,翻了个白眼走了,懒得搭理这神经病。
******
李煦把原先的豆腐铺扩大了一倍,正式挂了牌,就叫“李记食杂铺”,简单的五个字,却已经传遍了全城。
如今一说起美食,再也不是什么什么酒楼,什么什么铺子,直接往王府那条街一站,远远的就能闻到香味了,比什么广告都有用。
这天中午,李煦在福来酒楼给羽林军践行,一回生二回熟,掌柜的不仅清了场,还免费送了茶水点心,菜肴一上桌,发现好几样都是从李煦的铺子里学来的。
这福来酒楼是雷家的,正好是雷阳管着的,只是碍于雷鸣的面子,没敢大张旗鼓地偏向李煦,否则,怕是牌子都得改一改了。
李煦看着休息一段时间精神面貌极佳的羽林军,心里有些不舍,“本王曾说过,到了南越要拿好酒好菜招呼各位,结果你们也瞧见了,这闽州城内无酒,菜也普通,怠慢各位了。”
众人哪会介意这个,李煦这段时间的事迹大家都有听说,又是做豆腐又是做糖的,他们吃了也觉得好,听说还亲力亲为地栽种粮食,竟是片刻不停歇地开始做实事,哪里能顾得上他们。
不过谁也不会觉得被怠慢了,看到李煦勤勉奋进,他们这半年的奔波也不算白忙。
林钊目光复杂地看着李煦,心情沉重,以茶代酒敬了李煦一杯,“王爷珍重,今日一别不知何时再见。”
李煦回敬他一杯,“林统领也是,这一路回程也要多加小心才是,不知长青可有消息传来?”
林钊扫了周围的人一样,叹气道:“只知他跟着线索出海了,一时半刻也没有消息,只能劳烦王爷多加留意。”
两人对视一眼,都看出对方的担忧,一去半个月,一点消息都没有传回来,大海茫茫,他们连寻找的机会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