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4/4)
列星江以北有大片大瑀国土,北戎人却已陈兵列星江——也就是说,北侧的大瑀领土已经全被占据?!
“何时发生的事情?”靳岄立刻反问,“北方边防军有左、中、右三位统领,怎么就到了要炸桥的地步?”
北方边防军因守备境域广,有左中右三位统领与十余位副统领,合力保大瑀北境安全。三位统领中,有一人更是靳明照的师父、大瑀名将建良英。建良英年过六十,但精神矍铄治军严格,一直是北方边防军的定心丸。
当年靳明照被调往北方边防军,恰是建良英夫人离世、他哀痛病倒之时。但如今建良英已经回到北军,不可能让北戎长驱直入,抵达列星江。
“忠昭将军战亡后,建将军和左统领张越便被调往白雀关抗击金羌。”岳莲楼解释道,“北戎来侵时,北方边防军仅有右路统领鲁元。”
靳岄喉咙似被扼住,难以发声。
这是一次毫无置疑的遣将错误——北方边防军三位统领走了两位,仅剩的右统领鲁元年仅三十多,是最年轻的将领,临敌经验有限,在紧急时刻更是难以调动左中两路老将。
一切仿佛都经过了精心计算:金羌犯境,靳明照在白雀关抗敌;北戎同时压境,大瑀左支右拙大瑀,只得与北戎签订萍洲盟;北戎指定以靳岄为质,大瑀因萍洲盟顺利签订而松了一口气。
——之后便是靳明照战亡白雀关,朝廷以为北境无恙,把北军两路统领调到西北,而北戎“恰”在此时再次进犯,如入无人之境,直抵列星江。
列星江是梁京最后的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