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言情小说 > 满江红之崛起 > 第225章 欣赏与现实

第225章 欣赏与现实(2/3)

目录

在讥讽之余陈默然又继续说道。

“咱们今天不过只是复制美国人的成功而已,当然,对于我们而言,金融中心反倒是其次,我们现在还没有那个底子,不过,最重要的是铁路会是我们的一项重要的工业政策,每一条铁路都必须使用中国制造的钢轨,每一条铁路都必须使用中国制造的机车、车厢,可以说,在铁路建设之中,会消耗消耗大量的煤炭、木材、铁和钢,它还带动了这些产业的发展,并且创造了巨大财富。不断上升的需求促使企业继续创新、投资,从而使原本小规模的企业成了赢利大户。”

说到此处,陈默然伸出一根手指。

“更为重要的是铁路建设供应商所聚敛的财富,远远比铁路公司或者它的用户要庞大而且长久,而铁路供应商,利用铁路挣取的财富则可以使得他们获得快速发展,从而发展成为大型企业,咱们中国人,做生意的头脑,并不比犹太人差,差的只是一个好环境而已,现在,咱们不仅提供环境,还要为他们创造条件,只有这些企业做大做强之后,国家才能从实业投资上投回来,哲勤……”

话至最后抬起头看着管明棠,陈默然又不能遗憾的说道。

“我们为什么向美国保证,在未来五年内不会再开工建造任何万吨级以上军舰,仅仅只是为了取信与美国吗?”

陛下的反问,让管明棠整个人陷入一片思绪之中,在中曰战争之后,作为胜利者的中国进一步扩大了自己在远东和太平洋的影响,但却完全没有在这一地区展现出咄咄逼人的态势,最后甚至接受美国的调停,以婆罗洲兰芳实施自治,仍属荷兰管制,但又属中国藩属,中国享有移民权作为条件,实现了同荷兰的关系正常化。

与此同时,面对美国海军主力集结于大西洋,部署亚洲的舰队力量非常薄弱,根本不可能同中国抗衡,原本应该是美国采取退让政策的现况,中国却为避免同美国发生对抗,导致两国在太平洋对峙,两国敌对情绪进而越发严重的局面,中国主动提出五年内停止建造万吨以上军舰。

而作为回报,在罗斯福亲自出面的游说下,美国国会在年初通过法案废除所有排华法案,由此中国和美国关系趋于正常,在很多外国外交官和观察家眼中,中国的主动让步被视为“东方式的外交智慧”,美国放松了对中国的警惕,强大的中国非但未被美国视为威胁,反倒视为一个可以对话的“理智”的国家。

但事实上,作为财政大臣的管明棠却非常清楚,不是中国愿意让步,而是现实迫使中国不得不做出让步,依靠贫弱的国力,建立一支现代化且强大的军队,是保证国家安全的根本,但是如果在贫弱的国力上保有一与可以同强国对抗的军队却是不智的,很容易拖垮本国经济,尤其是对于处于从农业国到工业国变革中的中国而言,建立一只庞大的军队,尤其是需耗尽国弩的海军,将会严重影响到中国的工业化进程。

正是基于这个原因,中国才会主动示弱,甚至不惜放弃一些野心,以换取美国的理解,在避免引起美国警惕的同时,最大限度的利用美国剩余资本发展本国工业,只有工业上的强大,方才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国。

“因为没有足够的资金!”

“没错!”

点下头,陈默然的表情显得颇为无奈,两年前,自己还拥有巨额现金,而现在,自己卖油田的那笔钱,早就花完了,要么是变成了债券,要么就变成了工厂,唯一还能指往能带来巨额财富的只有姬丽名下的“英波石油公司”,可问题是,那里直到现在还是没能开采出那怕一滴石油。

当年的“富可敌国”的皇帝,现在家里也没有余粮啊!

“可哲勤,我们的财政收入可是超过了英国!”

说出这句话的时候,陈默然微微觉得有些脸红,因为中国对老百姓的课税远重于美国的,与前清的“明增”不同,新政斧的增税,却是在环节增税,老百姓的感觉,无非就是“物价稍高”,而且增税是在战争期间实施的,从根本上避免了直接于老百姓身上增税产生的民众恶感。

“可为什么我们却不能像英国一样,拿出2亿元充做海军军费呢?”

“因为帝国财政支出的半数,都被用于实业投资,且这些耗费巨大的实业投资很难在短期内收到成效,所以,才会有现在帝国的穷困莫名,无法投入巨款用于海军建设!”

管明棠直截了当的回答道,这就是后进国家的短脚,为了发展耗资巨大、回报周期长的重工业项目,只能依靠政斧投资,而这又占用了本就不多的资金,使得政斧不能将全部的力量投入到其它更需要地方。

军备!

提到这两个字眼,陈默然无奈的叹口气,从去年开始,英国、德国便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海军军备竞赛,两国的船台上挤满了一艘艘“致远舰”,致远舰开启了海军的历史,但同样引发了这场海上竞赛。

英国人、德国人、美国人、法国人、意大利人都在建造着自己的致远舰,但是在致远舰的起源地——中国,中国海军却沉寂了下来,专心的制造各种轻重巡洋舰,不过这却带来一个意想不到的好处,欧洲强国的船台被致远舰挤满后,各国航运公司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不得不向其它国家发出商船定单,而在过去两年中中国造船业从中得到了总吨位超过百万吨的商船订单。

来自异国的商船定单,多少总算是让自己得到一些安慰,至少,牺牲还是有一些回报的,尤其是英国人,出于担心中国卷入竞赛的原因,英国政斧不惜鼓励英国公司向中国定船,甚至还主动向中国船厂介绍客户,他们的目的很明显,就是为了占用中国的造船能力,从而把中国排挤出英德海军竞赛的行列。

“陛下,听说德国人对我们不愿配合他们进行军备竞赛非常不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