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在关东(2/4)
邓森同样摇摇头。
“我也嫌那屋里气闷,你自己不愿的事叫我去干!我也在外头晾晾!”
二人说罢相视一笑。
这两个军官年纪都在二十二三上下,个头也差不多,因为二人平时相处得好,同时也是形影不离,一个灶里搅马勺,又同住一个帐篷,两人虽同样是骑一师出身,可与在东北靠着狠劲出名的骑一师不同,他们两人一样的爱兵如命,所以义勇军中有“兵爹娘”之称。
两人对这个名倒是安然受之,用他们的话说“一个当爹的一个当娘的,这士兵就是他两的孩,当爹娘的那有不爱孩子的”,打从骑二师组建至今,就没听骑二师打过硬仗,全部靠着机动游击打便宜仗。
其实两人虽说同出黄埔,但姓情长相都很有不同之处,刘平川是长脸,面色苍白清瘦,一对眼窝微微下陷。峭峻的面孔上极少表情,压得重重的两道扫帚眉下,一双眯成缝的小眼,若是不偶尔闪过的精光,怕还真看不出他有眼睛,而作为参谋长的邓森身材比他略胖,双眉剔出,一张团脸上成天都带着笑,表面上看起来是是个喜哈姓子,可知道的却知道,他连qiāng • jué逃兵时脸上带着笑,可就这两人却是骑二师的爹和娘。
此刻二人站在司令部木屋前的木阶前,由着融融的阳光晒着,刘平川闭目晒着太阳,脸上看不到任何表情,而邓森却像只猴子般踢踏不宁,一会喘喘脚,用手抠弄靴子上的泥斑,一会揉揉马裤上的泥巴,来回不停快步走着,或许闲着无聊,他又笑嘻嘻去跟那些士兵扯着淡。
两人的姓子不同,却不妨碍他们是最好的朋友,是那种换过血、生死共同的同学、好友。这会邓森又走了回来,像献宝似的手里提着个物件。
“嘿你瞧,刚才我花了六块钱,从一个二等兵那买了一个银牌牌,听他说是戒哨时,从一个暗探身上摸的,你看这曲里拐弯的字,我可一个也不识得!平哥儿,你家不是去过蒙古做过生意嘛,给我说说!”
喜欢收东西是邓森这个四九城里出来的少爷的习惯,不单他的工资都拿去收东西,甚至还从家里拿钱收东西,基本上每次打完仗,就能看着他骑着马,像个商人似的从士兵们手里掏汰东西。
“那是蒙古文。”
那睁着都像是眯着的眼睛似乎张了下,刘平川腮上的肌肉不易觉察地抽动了一下,然后一字一板地说道。
“这没准是必百年蒙古人的金牌银牌之类,上面写的东西,我也不认识,我会说蒙话,可不会写蒙字,你花六块钱!肯定值!咱们执政喜欢这些东西,没准等以后要是你晋衔见了执政,还能送给执政不一定!落到士兵的手里,一准给化成银子!”
说着他又绷紧了嘴唇,被阳光刺得眯缝成一条线的眼睛里晶莹闪烁着微光,望着湛蓝的天空不言语。
“听说了不,骑一师在西北号称斩首十万,于刀子的刀子快啊!”
没来由的他刘平川又提起了骑一师,于刀子是他们两给于柱城起的外号,那黑脸子的刀比所有人都狠,对自己人是,对敌人更是,虽说看不惯骑一师的的一些做法,不过他们却知道,骑一师,为啥那么做。
“你没听司令说过嘛于刀子,那把刀,用对了地方,就是把宝刀!西北那方适合他!”
说话的时候,刘平川唇边凌乱的胡子时而被风吹动,懒洋洋地嗡张一下,像一个午困方起的人打呵欠。
见他久久出神,邓森凑近了,用手指捅了他胁下一下,笑问一句。
“我的师长大人,你说,这次司令急急的把咱们招回来,为的是啥事?”
“咱们师是离中东路还有一百多里撤下来的,这命令里悬乎,若是说有换防的部队还好说,可咱们却是一路逃似的回来了!”
似眯又似张的小眼抬了下,刘平川又伸个懒腰方才说道。
“我觉得恐怕和辽阳不无关系,辽阳的大山岩赢了,这辽宁的局势怕在大变,按司令脾气,估计是准备摘大山岩的桃子了!”
当他们两人门外推测着司令的举动时,在木屋内几名军官却正在那拿着尺子量着军用地图,在那几名参谋军官量着地图时,在一旁的案上一个领衔上带着银边黑纸领衔上带着三叶银制松柏叶,下缀两颗银星的年青人这会却把脚翘搭在案几上,正在那擦着枪,似乎这一切都与他没有任何关系,不过在关外军衔能佩上三叶松柏两棵银星的,整个义勇军里,也只有一个人,那就是义勇军司令林延仁。
不过那张略微有些瘦削的瓜子脸上,却是双眉紧皱,小胡子下两片嘴唇带着似笑非笑的冷竣,也透着几分高傲和轻蔑。听着那边的争吵,林延仁的眉头一挑冷笑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