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不合规矩(3/4)
“那……各个香味,给我三车吧!”
李姐脸上的笑容顿时僵住了,这个量未免太多了些,都可以放满一个小池子,用来游泳了。
董公公哈哈大笑一起,“逗你的,姐儿可想过,将这清露和胰子的生意,做到京师去?”
李姐摇摇头,“京师可是天子脚下,街上随便逮个人,可能都比我爹的官大。咱人生地不熟的,贸贸然去了,得罪了人都不知道。不如就待在咱们这一亩三分地,够吃够用就成了。”
“你倒是知足。”董公公收了笑意,沉声道,“这火器的制造耽误不得,得尽快抓紧了,可别为了商贾的一点蝇头小利,耽误了正事。”
“饭总得一口口吃,事得一件件做。咱们现在可是白手起来,单单是选个适合的地儿建工坊,便不是一天两天能完成的,还得招募人手不是。”
李姐既然将事应下了,就得好好规划一番,“什么时候交货?交什么货?交多少货?您得给我们个章程,我们心里也好有个底。”
董公公转动着左手的白玉扳指,“咱家也知道,一时半会儿,东西出不来。只一点你得注意,咱们做出来的东西,绝对不能比那军器局的差咯!”
“这个必定,姐儿还指望着火器做出来后,能替我爹武装这赤木口呢!自个儿用的保命东西,质量怎么会差呢!”
李姐的这种私心,正是董公公喜闻乐见的,这可比什么赌天咒地的誓言更让他放心,眼底的笑意不觉真诚了几分。
“咱家也等着你们的火器来武装宁夏,在时间上,你们也不能太拖沓了。”
李姐听董公公说了半天,没见着什么干货,怕是他自个儿心里都没个章程。做生产的,最头疼的就是遇到他这种没个计划性的大领导。
到时候,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将东西生产出来了,不符合市场需求,难以派上用场,指不定都成了无用功了。
李姐得给他梳理梳理,“您造这火器,主要是用来守城的呢?还是用来剿灭贼寇呀?两者所用的火器可大相径庭。”
“二者有何不同?”董公公问道。
“守城的话,自然是多生产些威力大、射程远的火炮,给贼寇迎头痛击。
“但是剿灭贼寇则不同,火炮移动不便,不如火铳携带便捷。
“这二者研制起来,方向不同,所需花费的时日都不少。您得给咱们先圈个重点,才好一个个攻破难点。”
董公公皱了皱眉,“火铳不是很容易炸膛吗?咱家听闻,就连神机营的人,都不怎么愿用了。”
李姐答道,“火铳易于携带,这是火炮没有的优势。鞑靼的强盛,靠的就是弓马的迅速,发展火铳更利于军事。”
“那就做火铳!当初永乐爷,就是靠着这火铳杨威的,神机营人手一支,将鞑子打得落花流水,何等的辉煌?可惜,后来火铳的制造,落在了那群酸丁的手中,才渐渐地没落了……”说着,董公公的眼中还泛起了泪花。
“火铳的部件细致,研制所需的时日,怕是要更长些……”
“慢工出细活,咱家给你一年的时间,可够?”
李姐望向了沈钰,见他点了点头,方才应诺道,“够了。”
“那好,咱家回去后便着人,将铁铅给你们尽快送来。”
董公公似乎很忙的样子,商议完正事,没有要留宿的意思,趁着月色匆匆离开了。
临行的时候,李姐着人装了一箱子的清露和胰子,将人给笑眯眯地送走了。
董公公的办事效率很快,三日之后,上好的铁、铅,连同五千两白花花的现银便运到了,可见对此事十分上心。
不过,东西没送去军营,而是直接运到了李姐的火药作坊。
人家给钱给得大方,他们办事也得办得卖力不是?
李姐忙让沈钰和钟叔收拾了包袱,东去联系从前熟识的匠人。
她则留在了赤木口,紧锣密鼓地将工匠的住房搭建起来,准备好人员的安置工作。
住房就选在工坊边,每户一个带菜园的dú • lì小院,厨卫俱全,各加了一排后罩房。无论是要住人,还是堆放杂物皆可。
等沈钰将人及其全家连哄带骗拐来的时候,看到了建好的新宅子,满意得不得了,顿时对背井离乡的顾虑消去了大半,欢欢喜喜地拎包入住了。
沈钰一刻也没闲着,路上就将工坊的图纸给画好了,一回来便找了李姐等人,探讨工坊的建造细则。
“炼制火铳的枪管,必须得有好钢,而好钢得由猛火来淬炼。我们之前用于烧制清露的沼气,怕是火力弱了些,得改用炭火,还得找些力气大的拉风箱。”沈钰微微蹙着眉,“以我们目前这些人手,怕是不足了,得再招募些……”
“不是有水力吗?就和磨坊一样,借用水车拉风箱不行吗?”
沈钰听了张平的提议,双眼一亮,“此举可行。”
有钱、有人、有物、还有心,办事的效率就特别的快。即便在寻工匠和盖工坊二项上浪费了不少工夫,依旧按照原定的时间,将火铳给赶制出来了。
沈钰做的是火绳铳,本是永乐年间是从倭寇处缴获的西洋火器,因其枪机形似鸟嘴,故又名鸟嘴铳。
枪机可绕轴旋转,一端连着扳机,一端夹持燃烧的火绳,扣动扳机便可发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