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秦国之变(2/4)
随着各县县府不断推进秦国新法的实施,一份份汇报具体情况的公文在县令以及具体属官的笔下被不断写出。
为了将这些公文及时送到秦国都城泾阳,及时送到秦公嬴连以及秦国大良造吴起的手中,这些驿使们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踏上路途。
一时之间,秦国各县前往都城泾阳的路途之上总是能够听见那骏马嘶鸣之声,也总是能够看见这些驿使们行色匆匆的脸庞。
“紧急公文,闲人退避。”
骏马四蹄迈动之间,一声带着几分嘶哑的高喊在泾阳的主干道之上响起。
对于这幕已经看过无数次的泾阳百姓早就已经习以为常。
只见他们脚下步伐自觉向两边一偏,一条可以供快速通行的通道就这么出现在了驿使的眼前。
“哎,我说,这已经是今天的第五个驿使了吧?”身在酒肆二楼,一位作着商贾打扮之人看着眼前这一场景向着身边同伴招呼道。
“你记错了吧,这已经是今天第七位了。”听到这名商贾的问题,他的一个同伴开口说道。
“是吗?”
听到同伴的这声提醒这名做着商贾打扮的显然有些疑惑,一边低声轻语,一边回忆着今天到底看到了几位的驿使。
可是回忆来回忆去,这名商贾终究没有搞清自己到底看到了几位行色匆匆的驿使。
到了最后实在想不出来,索性也就不想了。
“自这秦国新法实施以来,前来泾阳各地驿使可是一个接着一个啊。”端起自己身前的酒碗,这位商贾喝了一口酒之后轻声感叹道。
“没错。”
回忆起这些日子所见到这些日子不断穿行而过的驿使们,再听到这名商贾的感叹,他身旁的同伴不由附和道。
随后似乎是想到了一些什么,同伴下意识地对着这名商贾轻声说道:“其实以我这么多年以来在各国行商的所见所闻看来。”
“如今秦国的景象倒是与一个国家有所相似。”
这一句轻语让身旁商贾端起酒碗的右手为之一滞,同时他的眼中也是闪过了一丝明悟。
不动声色的放下手中的酒碗,这名商贾将自己靠近了一旁同伴轻声说道:“你说的是魏国?”
“不错,正是魏国。”面对这名商贾的提问,他的同伴没有隐瞒直接说出了答案。
为什么会是魏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