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只身下江南(2/3)
“李枺绫,天涯路远,知音难寻,老夫知晓你通晓音律,为不世之奇才,你若愿意的话…”
只是李枺绫若摇头打断他:
“叔本廖,本宫突然不想杀你了。”
“什么?”
“冤冤相报何时了,这世上人心不灭,战乱便不会平息,世人总有贪念,灾祸还会再起,本宫是杀不完的。”
“你要做什么?”叔本廖面色阴晴不定,难以揣测其意图。
“谢谢你的祖师老人家罢,将这般凄婉动人的曲子传承给你。”
说完这句,叔本廖眼前一花,驻足此地许久的李枺绫突兀起身,如一条白鳞游龙一般,隐没墙头的雾气里,捉摸不透踪影,不过一阵轻巧腾挪,半息之间,便瞬身至自己一丈之内。叔本廖大惊失色,倒持玉箫做武器,去抵挡李枺绫的掌力,只是当自己赖以成名的绝技被她克制时,成败便早已注定。
内力总是弱她一层,速度却又无法逃避,镇星相力的每一指都让他避无可避,那重如千钧的力量竟能凝聚在两根葱白玉指之间,几乎将他修炼多年的音派武功信心动摇,两条手臂接了不过数指,便几如残废得麻木不仁,终是喘着粗气,拦住李枺绫下一指。
“且慢,容老夫说完遗言。”
李枺绫收了神通,见他已是强弩之末了,便让他吐诉一回。
叔本廖站定身子,随安禄山先锋,从河北一路逍遥到河南,无往不利,今日却是落得这般下场,不禁仰天长叹,只恨自己贪恋长安钱财,只恨自己没有算到这女人会弃吐蕃不顾,亲自下山。
“士可杀不可辱,老夫好歹也是河北一代名士,怎能无故受你折辱。”
叔本廖心知李枺绫不会放过自己,吞咽下口中血水,睁红了双眼,怒吼一声,凝聚力量,与李枺绫肉身相搏,第一只拳头袭来却被李枺绫一掌钳住,如同枯败的松枝被猛虎擒住一般,动弹不得,见那势不可挡的二指指向自己眉心,叔本廖心生绝望,带着愤怒与不甘闭上了双眼,要去天上见嵇康。
只是李枺绫的指尖上没有厚重的镇星相力,只有白蒙蒙的光,眉心也未有塌陷之痛传来,反倒是一股微凉之泉注入脑海,在心灵深处不断洗刷。
岁星相力在李枺绫指端绽放出浓郁光芒,叔本廖的面色从起初愤恨惊恐,化为错愕,而后归为平静,瞳孔中光影起伏,往昔的一幕幕不断在眼前上演,女帝之年生在一处贫苦人家,伐木为生,屡试不第,终年看不见太阳,偶遇琴霁,为他狂傲不羁的性子所折服,怀着对世家大族的不满抛却一切,拜入大琴殿,幸赖自己的天赋生长在音律与武学上,在邺城平步青云,风光了大半生,好事坏事做尽,什么滋味尽皆品尝过。
“叔本廖,你有一颗无物忘我的心,你追逐名利大半生,是因为你曾经没有得到过,而今你什么都曾拥有过了,还有什么不能放下的呢?叔本廖,你悟了么?”
“多谢前辈指点,晚辈终于悟了。”
玉簪子滑落,掉在城墙石板地上,清脆声响,碎为两阙,灰发披散,叔本廖却没有去捡玉簪,而是双手合十,面色万般淡然。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李枺绫的声音清冷而悠长,岁星相力褪去后,这清冷之声便如甘泉一般,让叔本廖心生向往,“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叔本廖,好自为之吧。”
叔本廖向着李枺绫下城墙而去的白衣身影躬身一拜,面色无喜无悲,转身一跃,跳下长安城,向枫林走去,隐没于山水之中。从此大琴殿三殿主消失于天地,天地间多了一位伐木行善的老道人。
度化了叔本廖,城内的巷战却也打得渐渐平息的,叛军群龙无首,四散逃离,溃不成军,唐军斩首五千余,其余人悉数开城逃走了。义军将士很自觉,恪守本分,没有去搜刮百姓,而是去扑灭四处火焰,收拾残局,而后聚在一起,等候李枺绫回来。
唐军们伤痕累累,身子疲惫,依靠在朱雀街上,面色既有大胜后的兴奋,却也多有迷茫无奈,尤其是许多团练兵民兵们,他们本是死咬一口气,杀来长安死战的,料想死在沙场,还能后世有名,如今存活了下来,却是浑身盗汗,不断后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