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士卒何草草(3/4)
二位前辈在此,陆远动荡的心情稍稍平复了些,眼见余光瞥见一个内侍身影看了他一眼,自黑暗中隐去,封常清告诉他,那是宦官监军边令诚,陛下经由安禄山一事,不放心身为高句丽人的高仙芝独掌大权,故而由他监军,高仙芝对此讳莫如深,不多言语,而后封常清向他举荐屡立战功的陆远。
高仙芝见这陆远身材颀长,眉清目秀,面色坚毅,如自己一般英俊,远非矮小丑陋的封常清能比,又听闻了他的战功,不由得大喜过望,十分欣赏,直接上表朝廷,要封他为中郎将,加五品定远将军,想要留在自己身边。却不知这一奏表被边令诚挡了下来。
两位大将一经商议,左右洛阳也弃了,索性弃了这陕县,退守潼关,潼关之险,远非武牢关能比,有关中六七万民兵,却也能挡住二十万渔阳精锐。
“细路险与猿猴争,人间路止潼关险。但愿这四镇咽喉能够阻挡住茫茫如海的叛军。”陆远望着眼前夹立在两侧险峻山谷中的凶险关隘感叹道。
“定能阻挡,谅他二十万大军齐至,也不是个个高手如云,都能够翻越黄河,翻越十二连城,尔等大可放心,只要我们固守关隘,闭门不出,安禄山大军便无法进入关中。”
高仙芝对潼关之险自信满满,此前料敌不足,兵马粮草不济,大意丢了武牢关与东都,而今有备无患,又岂会再犯差池。进入潼关的必经之路乃是黄巷坂,黄巷坂是为一条宽丈许,长五里的黄土甬道,除此之外再无他路可行,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便是敌人强攻,以尸体堆出黄巷坂的路,杀到潼关下,也要面对这座关中天险,潼关北拒黄河,南挨秦岭,除非叛军各个三头六臂,强渡奔流湍急的黄河水,或是翻越绵延陡峭的秦岭,才能越过潼关,突袭关中。
陆远闻言点头,高仙芝征战多年,于天下地势,用兵兵法定然比他熟稔,只是他心有疑惑,唐军拒潼关之险确可抵御叛军,关中的粮草亦可源源不断运来,便是死耗,也大可守上三年五载,可是闭门不出,却又如何退敌呢,任由安禄山在关东肆无忌惮,残害百姓么。
“将军,可有收复河南河北,退敌良计?”
高仙芝沉吟片刻,对他说道:“我接到朝廷的消息,陛下已命九原太守为朔方节度使,以他部将为河东节度使,二人率领朔方军,东出山西,直逼叛军范阳老巢,只要朔方军勇猛,令叛军后路不稳,军心不济,这二十万叛军久攻潼关不下,必然溃败而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