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悬疑小说 > 唐上烟雨 > 第九十七章 江渚险异生

第九十七章 江渚险异生(3/3)

目录

陆远虽想助方霖一臂之力,但却心知自己不是那琴惮对手,即便趁机偷袭,怕是也要被他识破,偷鸡不成蚀把米,反倒拖累方霖,隧也不勉强,退的远远的,不入二人战场。

《十面埋伏》本是古琵琶曲,不过琴惮身为河北琴氏族人,是琴霁的庶弟,自然好持古琴,乐器万般相通,加之《九章经》功法玄奥,逆夺造化,丝琴也可将《十面埋伏》的激昂之气表达得淋漓尽致。陆远此刻落在十几丈外,江水头,借助汹涌拍岸的波涛声才可堪堪将琴音的困扰驱散一些,但仍有身临其境之感,只觉此人围绕二人战场的,不是无垠平滩,不是江水连天,而是四面楚歌,十万汉军。

与之正面搏斗的方霖确实心有身临垓下之感,四面八方金鼓声、剑弩声、人马声扑面而来,淡淡的楚汉士卒的身影在广州府外交战,兵戈甲胄,铿锵不绝,时而厮杀激烈,时而平静如水,若隐若现。

方霖心道这琴惮受周亦染羞辱,确实在感悟上有所长足进步,不再执迷于华而不实的外功,而是一心钻研《九章经》本源的攻心之力,这首古曲的声势之感更加真实了。

然而这不过是前奏起鸣罢了,只觉那原本平坦荡荡的道路上,霎时变化多端,成了一处古战场,既有低伏壕沟,已有丛林掩体,四处硝烟弥漫,烽火不熄,方霖突兀发现,自己随波逐流,竟身穿楚地甲胄,手中千墨星剑化为青铜利剑,四处擂鼓震震,人流涌动,似有大军包围,而自己抬头一看,领军之人手持楚旗,四处逃窜,到处是断壁残垣,饿殍遍野。

这是项王兵败,南逃彭城而去吗?

项王在何处,方霖四处张望,却未见到项羽踪影,只见四处竟是逃兵败将,气势低沉,人心惶惶,不复楚军一往无前之威,而此次方霖不再化身为虞姬,不再侍奉项羽左右,仅是一名小卒,跟随败逃的西楚军队,只有逃命的份。

不对,我是方霖,不是楚军,这是大唐,不是秦末,这里是岭南道,距垓下十万八千里,方霖任由虚幻的士兵身影从身畔四面八方穿过,立在原地动也不动,狠狠摇头,手中掌宽青铜剑渐渐变细,化为黝黑的千墨星剑,面前一片苍凉破败的景象缓缓消散,现出江滩之上的原本面目,以及那三丈之外,一袭黑袍长身而立的抚琴身影。

“晚辈佩服,前辈感悟颇深,修为大进,此时抚琴片刻,便要让人永坠幻境,无法自拔,当真是对这《十面埋伏》的理解已臻化境,炉火纯青。”方霖冷眼望着琴惮,但不是有多么佩服他的功法,而是讶异那琴惮居然没有在她昏昏入幻,神志不清的时候拨出音刀袭击,颇不像他的作风。

“还不是让你片刻便清醒了,可惜老夫内力难进,若是有大哥的修为,恐怕能将你困死在幻境内,几乎兵不血刃。”琴惮有些感慨,上善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一向是大琴殿武学的最高追求,只是武学一途追求力量的极致,内力的巅峰,似乎道理上有些相悖,仍旧令琴惮难以参透。

方霖心知不能坐以待毙,对付大琴殿这等音律武学,攻心之计,唯有以力破之,一力降十会,故而全身抖擞,丹田涌动,经脉大张,真气律动,脚底白光一闪,如千里驹一般射向琴惮,手持千墨星剑已然赤红,沸腾之气氤氲身前,化为二星斩挥向琴惮。

琴惮皱眉一凝,昆仑仙宫屹立武学之巅,这内力霸道强横果然非常人能敌,尤其是她这修炼速度,进展也颇快了一些,此招炙热无比,内力雄浑,比之一年前,不可同日而语,即使是自己硬接,也容易受伤。

琴惮不敢大意,他们门派与寻常门派不同,功法擅长掩人耳目,致人迷乱,硬拼招式非真英雄也,之前欺负方霖内力虚弱,尚可徒手擒之,如今对方后起之秀,追之上来,便不可胡乱逞强了。

只见数记强横音刀拨出,将那赤红剑气抵去,只是炙热之感扑面而来,尤未消退。琴惮有些惊疑,而后不再留手。

“方霖,你且细闻,何为《十面埋伏》之肃杀曲。”

琴音变奏,琴惮的身影竟又在江滩上突兀消失不见,方霖复又坠入楚汉战场,四面战鼓声起,兵刃刺杀,战士嘶吼之声就在耳畔,连连不绝,原是韩信已攻占彭城,项羽撤退不及,只能向垓下逃去,百万汉军围困垓下,项羽数次突围不及,四野残破,死伤无数,楚军丢盔弃甲,人心惶惶,惨烈不已。

莫是又要四面楚歌起了,方霖甚觉头疼,与这般敌人交战,尽是靡靡之音扰乱心境,一点也不得畅快之感。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