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悬疑小说 > 唐上烟雨 > 第二十八章 芷上月 不若光

第二十八章 芷上月 不若光(2/4)

目录

陆远带着方霖绕过一片柳林,竟是见到一座青石拱桥,横跨在九龙江上,此处江岸足有十来丈宽,两岸杨柳依依,九龙江水波荡漾,一座拱桥立于江上,岸边码头有船只停泊,这幅静谧的美景,至少方霖在戈壁漫天黄沙飞舞的陇右道是没见过。

“看见没有,这便是你手中酒壶上所画的桥,拱桥连着宽敞的大道,正是通过云水乡去往漳州府的官道,所以这座桥才修的这般气派。”陆远带着方霖向拱桥走去,桥上有熙熙攘攘的行人。“至于拱桥的名讳么,桥上廊亭便有。”

“霖儿小娘子,我们去桥上看看罢。”青石拱桥约莫二丈宽,地面平坦,桥的护栏上,每隔一丈,雕刻着一些动物,似乎有獐子,似乎有鹿,还有一些方霖认不得的,在桥的中心,砌了一座四方的廊亭,两侧有长椅,供行人歇息。廊亭挂着一张牌匾,赫然以行草洋洋洒洒写着:“仙渡”二字。

“仙渡…”方霖抬头看着牌匾,喃喃着。

“你知道么,这牌匾大有来历,为金吾长史张旭所写。相传二十几年前,张旭还未入朝做官时,曾游历天下,便来到我们云水乡,时秋高气爽之月,他在这座桥上驻足一日,九龙江上雾气大盛,弥漫至整座桥,张旭大惊,徜徉在仙雾中,隐隐觉得有仙人在此刻渡桥,桥下之人无不传谣,听到桥上有钟鼓仙乐之音,故而雾气散开之时,张旭在此处写下‘仙渡’二字的牌匾,南靖县令大为欣赏他的书法,将牌匾挂在廊亭上。”

“所以,此桥名为‘仙渡廊桥’,世人皆传,张旭的草书水平在那一日倍增,达到极颠,正是受业于那日乘雾渡桥的仙人。”陆远笑着向方霖一一解释,面色自豪。

张旭被后世人称为“草圣”,此刻二人并不知道,但即使是在这天宝年间,张旭的书法也传遍长安,名满天下了,如那李太白的诗一样,无人不颂。

张旭感悟自然之道,迎合老庄思想,他的字有连绵不绝,忽轻忽重的布局,结合变化无常,疾风骤雨的气势,是为草书中“狂逸”之最。“仙渡”二字,看在眼中,有如谪仙临门,欲从牌匾透体而出,让整座廊亭增加了缥缈的仙意。

“仙渡廊桥…”方霖喃喃着,张旭的字与廊桥的路,缠绕着蜿蜒的九龙江,纹刻在云水乡的景中,着实让人浮想联翩。

方霖就在那边注视着张旭的字,陆远就在一旁看着白衣人儿,有些不好意思,怕冷了场,又对方霖说道:“其实说来我南靖与‘仙’这一字颇有缘分,不仅云水乡有仙渡廊桥,你要去的那‘芙蓉庵’,它的主人便是江南道大侠神剑仙侣之一的玉仙子缘道惜,据说她便是南靖人。所以才在永溪乡出资建了‘芙蓉庵’。”

这是第二次听到缘道惜的名字了,方霖没想到,连没有武功的普通人也知道她,于是疑惑的问道:“玉仙子…很有名么?”

陆远笑道:“青玉案,神剑仙,江南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霖儿小娘子你是陇右道人,离这里太远了,自然不知。玉仙子与她的夫君二人,与那些门派之人不同,他们是散修,他们武功之强,据说连那万贺门驻扎在江南道的碧天王都要敬让三分,二人虽是散修,江南道的各大门派却将他们奉为座上宾。而且他们从来不像那些大门派一般眼高于天,看不起平民老百姓,他们乐善好施,时常对贫苦之人伸出侠义之手。”

缘道惜是散修,之前她便猜到了,若是门派之人,不可能在普通人眼中有这么高的名望,看来陆远对他们很是崇拜,方霖不禁笑道:“那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