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黄文玉的事业(3/3)
王晨的家乡在大巴山深处,这里每户除了有自己的承包土地之外还有一片柴山。
这些柴山严格意义上来说可以不经过政府部门,村民之间就可以自己流转和交换。
但是有乡镇府出面担保,自然是更好。
黄文玉选的地方很大,但是去除不方便种植药材的部分,实际能够使用的大约只有两百亩多一点,涉及的农户包括王晨他们自己家一共才八户。
加上本身又是一个村的,更没有人会跳出来不同意。
而且承诺不会砍伐里面的植被,村民如果要砍柴什么的完全没有一点阻碍,只是需要注意里面种的药材不被破坏就行。
村民平白得了租赁的费用,自然欣然同意。
所以合同很快就签订了下来。
再有,黄文玉租用这么大的面积,她自己一家人肯定是忙不过来的,肯定还要请人,也算是为地方经济做了贡献,自然也得到了乡上的全力支持。
甚至知道黄文玉要用这些林地来种药材之后,乡长和书记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里看到了一丝亮光。
主要还是地方上太穷,没有什么出色的自然资源,而且交通也不是很方便。
原本他们也在考虑如何发展地方经济,黄文玉的出现无疑是给他们指出了一个方向。
农村人缺钱,但是不缺小聪明。
如果他们一拍脑袋就开始大规模推广这个的话,估计不会有几个人响应。
但是如果黄文玉做出了成绩,有了她当榜样,他们再推广这种林下经济自然阻力就会小很多。
所以他们甚至问黄文玉三百亩够不够,要不要再多租一点,价格可是适当的低一点,如果再不够可以由乡里出面担保找信用社贷款。
黄文玉本来是很心动的,但是她还是牢记王晨的话。
林下经济赚钱是赚钱,但是风险也不小,而且很大程度上依赖老天爷吃饭,最好是稳扎稳打。
而且她也是第一年种,能不能成功都还是未知数,所以到最后还是婉言谢绝的乡长的提议。
乡上虽然失望,但到最后还是比较开明的接受了黄文玉的说辞。
到了大年初十,随着星河的技术员到位,黄文玉的种植事业在一片议论中,就这样就轰轰烈烈的展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