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八章 殃及池鱼(2/4)
好比曾经当过首富的王总,他的企业在二十年的过程中,资产达到数千亿。
但是前一年还繁花似锦,第二年就烈火烹油,一年财富损失数百亿。
那位李家的城,靠做地产发了大财,后来涉足港口,石油,电力,零售。
但是他也只是把自己的产业碎片化,变成某个行业的的一环,从来没有掌控过一个行业的上中下游。
这样的公司,再大都算不上财团。
施瓦奇要给约纳斯设计完全适合霍夫曼投行发展的战略规划,这可不是一两年就能完成的。
雨果和施瓦奇不同,施瓦奇是宏观经济学家,而他是金融投资理论专家。
在这个投行里面,他需要参与具体的投资事务,甚至包括经济政策制定。
他和沃尔夫两个人不是一个类型,但是沃尔夫毕业于苏黎世大学,他如今在苏黎世大学任教,两个人算是同一阵营。
相反,他虽然跟罗杰斯两个人都是牛津大学毕业,却因为两人的师从,成为了不能缓和的对手。
他和雅尼克师从经济学家米德,米德有一个学术对手卡尔波普,而索罗斯和罗杰斯就是波普的信徒。
波普是当代最有影响的哲学家之一,创立了西方科学哲学最重要的学派――批判理性主义,是无数欧洲青年的偶像。
米德被视为西方国际经济宏观理论和国际经济政策领域的开拓者,倡导的是政府管制经济。
但是波普从哲学角度认为政府不该过多参与经济干预,倡导开放社会。
两人因为学术观点的不同,加上媒体和社会的推波助澜,两个人成为了鲜明的对手。
作为米德的学生,自然对波普的学生没有好感,何况罗杰斯还是一个离经叛道之人。
为霍夫曼投行工作以来,他暂时没有发表自己的态度,而是在潜心研究霍夫曼投行的投资策略和方向,准备为霍夫曼投行制定最合适的投资架构。
他是准备用事实说话,来跟罗杰斯打擂台。
不过,罗杰斯这段时间一直在奥地利,两个人还没有交手的机会。
约纳斯认为这种碰撞对霍夫曼投行是有利的,只要不把这种学术之争变成人身攻击,能让他更好地管控这家投行。
何况,他们上面还有一个施瓦奇大神坐镇,约纳斯也不怕他们的斗争会影响到公司。
十月九日,又是一年一度的葡萄采摘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