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附议(2/4)
“讲!”扫了其人一眼,郑仁诲的小心同郭威有些相像,刘承祐摆手,一脸坦荡道:“朕召诸卿,本为兼采众议,但请畅言,勿有所隐!”
“是!”郑仁诲眼皮子抬了抬,起身躬腰,谨守臣节,沉声道:“楚王连番请助于东京,希望朝廷能遣兵南下,进屯澧州,以扼荆南、伪唐驰援朗州之路!”
“而今,伪唐既已接受马希萼称臣,赐粮援兵。以臣之见,陛下莫若从楚王所请,派一支军马南下,进驻澧州,以昭示朝廷威严。兵马不消多,只需授意齐国公从襄州出一支偏师即可,如此,还不影响朝廷征淮的准备......”
郑仁诲的话,让刘承祐两眼一亮,忍不住多瞧了他两下,嘴角一翘,问:“郑卿此议,诸位以为如何?”
殿中在席文武,交首相议,还是王朴,朗声道:“启禀陛下,郑承旨此议可!”
言罢,王朴又补充道:“以臣之见,我朝策略,或可更大胆些。陛下不妨遣使伪唐,与唐主李璟相约,诱其与我夹击马楚,得楚地而分之!伪唐若出兵攻楚,再设法陷滞之,拖其精兵,耗其钱粮,我朝再寻机,转攻淮南,届时必可减小征伐困难!”
“并且,联唐分楚,或可释伪唐君臣之疑,否则,我朝强势在北,纵伪唐心存贪欲,也恐难放手击楚。毕竟,湖南广大非闽地可比!”
先南后北,攻伐淮南的方略,是王朴率先在朝中提出来的,这两年间,不管明里暗里,可以说整个朝廷的军政运转,都在刘承祐的亲自把控为南征战略坐着准备。
因此故,王朴亲自负责开凿河渠,疏通运河,为兵马调度,粮草输送,提供便利准备,一直任劳任怨。眼下又进此策,显然为了淮南战略,不遗余力,苦心孤诣,致力于彼了。
“呵呵......”略显讥诮的笑声在殿中有些刺耳,一下子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