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又见李庭芝(3/3)
我笑笑:“不错,李爱卿不愧是当今名将也。”
李庭芝谦逊道:“陛下过奖。”
“这是原因之一,还有一个原因爱卿知道吗?”
“还有?这个恕臣不知了。”
“呵呵,不是你不知,而是你没有往深处去想。君实,把地图打开。”
我指着地图上位于淮南西路前沿的寿春道:“寿春目前还在我朝掌握之中,其城坚墙厚,还胜于庐州,攻防要地,实为淮南路之门户也,寿春有失,蒙古则可直指两淮;寿春若在,我军则可径直北上。蒙古忽必烈虽然数次出兵攻打寿春,却始终未能奏效。所以朕以为蒙古人还有一个目的,就是要切断庐州和寿春间的联系,为其全面南下做好准备。”
李庭芝仔细看了看地图赞道:“陛下高见,臣不如也。”
说到这,我笑笑,将练兵手册交给了李庭芝:“爱卿,你看看,这是朕对于我朝将士训练的各项要求。”
李庭芝看得很快,对于这样一位身经百战的将军来说,只要点到便能即止。
“陛下,全面,系统,简洁,操作性强,臣以为可在我朝将士中推广。”
“恩,爱卿,还有什么补充,可以提出,以完善此稿。”
“陛下,已经足以,日后在训练中如果遇到什么问题,再作补充不迟。”
“好,爱卿将这份手册带走,既然没有意见,就这么定稿了。此训练方法就先在扬州和四川战区试行,如无问题就定为我军标准化的基本训练方式。君实,你通知欧阳建青随时可以启程。”
“是,陛下。”
“李爱卿,关于火枪的数量,朕预计到年底可以打造出两千支,也即是你在年底前还需要从扬州军中挑出两千可靠士卒改为火枪手,尽量以龙牙人员为主。”
“是,陛下,臣已经在着手了。”
“很好,一旦有了两千五百名火枪手,便可以编队组军了。”
“陛下,这火枪手臣见识过了,威力巨大,只是换弹时间有些长。”
“火枪的弊病可不止这些,比如遇到雨天就无法使用了,所以朕还会让火药司不断改进,因为这是未来战争的方向。火枪手的具体战术还要你们在今后的实战中逐步完善,三段式射击只是现阶段火枪手的基础方式。”
“恩,就像陛下说过的阻击手就是很有成效的一种方式。”
“对了,先将火枪手编入你自己的卫队吧。”
“是,臣遵旨。”
“李爱卿,朕下面要和你商议下我朝军队的改制问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陛下,请,臣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