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一切尽在发展中(2/3)
赵苏两家遍及大宋国内的商业,以及远达南洋的商贸,倒是支撑起了不少佃户的生活。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有些佃户则加入了赵苏两家的商业体系中,成为了小商人集团。
除此外,还吸收了部分北方流民,在两家购买的田地中耕种。
不过这样的情况是非常危险的,生子不举的情景还时常萦绕在赵诵的心头。
南宋末年人口的下降也跟土地兼并大有关系。
土地兼并带来的后患,使得大批百姓变成了无地民众,成为佃户。
土地兼并是社会矛盾,如果百姓没有田地,未来整个社会阶层都将崩溃。
除非赵诵用一种手段。
将皇族、贵族、勋贵、官僚、寺庙、商人手中的田地都大部分给百姓。
然而这样的情况,要经年累月的努力才能实现。
需要很漫长的改革。
而且改革者还不会将自己给拖累进去。
赵诵想了想,他要做还很多。
......
四月中旬,赵诵终于等来了余杭县苏家别院的消息。
为了安全起见,赵苏两家将半山四周所有的屋舍全都买了下来,而不是租赁。
此地较为安全,也离临安府有一定的距离,也靠近临安,作为研制军械的基地。
工匠们终于将锉床、车床、钻床都按照赵诵的吩咐做了出来。
赵诵与李怀恩急匆匆地赶去那边。
至于弹簧,外观虽然做了出来,但弹性不够,工匠们试验了许久,这做出来的弹簧成品没有让赵诵满意,赵诵知道这一下子弹簧是做不出来的,所以也就让工匠们继续做。
这弹簧他是打算用到燧发枪上的。
至于回回炮,只是做了个好几个模型。
这些模型都很小巧别致,也不知道将回回炮做成成品会是怎样的情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