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一年冬至(1/4)
从赤壁之战开始,水战一直都是魏军的短板。
夏侯称在荆襄时曾经问过曹仁,魏军和吴军的水军究竟差在哪里。
曹仁的回复是“战舰”,魏国的水军主要由“油船”、“轻船”,而吴军则是“楼船”、“艨艟”、“斗舰”。
虽说在楼船的建造上,魏吴两国的差距比较大,但是艨冲和斗舰魏国是有能力生产的。
夏侯称在洛阳时就为了弥补战舰上的差距,研究出了更为平稳的王濬版楼船。
虽然没有吴军的楼船那么高,也没他们的大,但是胜在平稳,更适合水性不好的北方士卒。
更是在楼船上加上了拍竿,让这艘楼船在十七米的范围内,可以击碎任何一艘敌舰。
魏军一直拿长江天险没办法,并不是简单的因为他们不习水战,更重要的因素是,魏军无法将成规模的大船开进长江。
魏国水军想要进入长江,在没有拿下益州之前,只有两条路。
一是沿汉水进入长江。
二是走合肥水道进入长江。
三是沿淮河从中渎水进入长江。
第一条路也是曹老板当年选择的道路,南阳这个地方作为东汉的发源地,非常富庶,人口也多,魏国大军可以从南阳补充物资,顺汉水进入长江也是顺流,可以极大减轻运输压力。
但是这条路现在被东吴看到死死的,孙权将都城移到武昌就是为了盯死这条水道。
第二条路是现在的皇帝曹丕选择的道路,这条路最难的一点就是濡须口,拿下濡须口才可以进入长江,前任濡须口守将周泰,那是一个在水上摸打滚爬一辈子的猛将,而现任的守将朱桓,虽然在魏国名声不显,但是其人确实一个善于用兵之人。
同样这条道路对于东吴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孙权多次从合肥水道攻魏,正是因为这条水道畅通无阻,而且拿下寿春后,可以进而取下整个中原。
张辽建造合肥新城,就是为了堵住吴军北上的道路,终孙权一生也没有突破合肥城,而后面几任合肥守将都是魏国百战宿将,就连总督徐扬一带的军政的宗室,也都选用身负军功,会打仗的宗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