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安阳大营(1/3)
汝南郡,安阳大营。
天空中下着淅淅沥沥的雨,坑道、拒马等防御设施围绕着营地,营寨大门两侧6、7米高达了望塔颇为显眼,巡逻士卒红色的深衣已被雨水浸成黑色。
夏侯称一行人花了两天时间才在连绵不绝的雨水中抵达安阳大营,递交了裨将军印玺和羽檄后,夏侯称留下了家兵们,带着邓艾和徐和进入了中军大帐。
汉代发兵有四种信物:虎符、节、羽檄、诏书,王朝设有符节台管理符、节、玺印。
虎符要与诏书同时使用。节的使用没有地域限制。羽檄(xi)一度dú • lì作为发兵信物,表示情况紧迫,请求援助的信物。
羽檄是在调兵文书上插鸟羽已示事态紧急,夏侯称手上的羽檄更是插着象征最紧急的赤铜色雉羽。
于禁的七军皆以羽檄调兵,于禁和庞德的中军在接到命令后即刻出发救援樊城。
其余各地征集的郡国兵则像夏侯称一样就近调兵后自行前往樊城。
安阳大营的主将检阅过羽檄和裨将军印玺后便命人即刻点兵,约莫三刻(45分钟)后兵士集结在校场。
校场上一片赤红与黑色组成的大军十分震撼。
虽然下着雨,夏侯称的心里还是看的热血沸腾,这可比前世的军训看着震撼。统一的红色深衣外着札甲,这种札甲仅在胸背部分缀以甲片。
胸甲和背甲在肩部用带系连,另在腋下也有带子相连,采用的甲片均呈长方型,前后各三排,最高一排用六片,下面两排各八片。
与夏侯称四十多斤重的盆领铁甲不同,普通士卒只在胸部、背部着甲,毕竟汉代士卒不是每个人都像夏侯称一样是个出身贵族的肉食者,普通士卒的身体素质难以承受四五十斤的铁甲。
只有百里挑一的精锐士卒才能成为身着四五十斤铁甲的重甲步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