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昏招频出(2/2)
石苞十分兴奋。
“大将军!看来凌校尉将公孙渊吓退了,此乃天赐良机!”
而陈泰摸着短须说道。
“公孙家盘踞辽东数十载,这会不会是在诱我军深入?”
众人很快分成了两派,一派认为是真跑了,另一派认为是公孙渊的诡计。
夏侯称有些举棋不定,这时候看到了一旁气定神闲的刘晔。
“子扬公以为如何?”
刘晔听到夏侯称问起自己,于是从开小差的状态中回过神来。
“大将军所问为何?”
夏侯称一听这话,好家伙!刘晔居然开小差了!这不是和上学时候的自己一样吗?
夏侯称耐下心来问了一遍。
“仲容以为公孙渊已然退回襄平,此地只有先前那卑衍。而玄伯认为这是公孙渊的诡计,其目的是想诱我军深入。子扬公以为如何?”
刘晔摸着胡须说道。
“依老夫所见,公孙小儿乃无胆无谋之辈。先前我军渡河,留给彼等的路只有两条,其一便是全力阻击我军,其二便是漠不关心龟缩于壕沟之内。”
说道着刘晔摇着脑袋笑了笑。
“但这公孙小儿非‘常人’也,竟然合二策为一,遣了千人前来送死,何其可笑!日前又遣那卑衍寨前斗将,若非愚钝,便是有心害之。这样的人想不出诱敌之策,即便听从旁人献策,也必然毁在自己手里。”
众人都跟着哈哈大笑,这公孙渊实在太好笑。
一系列骚操作简直震惊了夏侯称和他的小伙伴们。
公孙渊就像是一个死读书,但是没有打过仗的孩子。
而且十分任性,想一出是一出,要不是遇到这样的对手。
在这连日大雨之下,魏军除了被耗尽补给撤退之外,就没有第二个可能。
是公孙渊给了大家一次又一次机会,天亡公孙家啊!
夏侯称笑了一会继续问道。
“子扬公可有计策教我?”
刘晔看了看石苞,随后捋着胡须说道。
“大将军出兵前献给今上的策略妙矣,如果老夫估量的不差,应该是出自石参军之手罢!”
石苞笑着拱手朝刘晔一礼,刘晔微微颌首微笑示意。
刘晔这一点,大家都明白过来,只有丁奉这个不知情的。
还有王双、文钦几人正在迷茫,王双看着点头的牛金,小声的问道。
“这是发生了什么?”
牛金拽了拽王双。
“跟着点头便是,动这脑子做甚?”
王双恍然大悟,开始跟着点头,丁奉和文钦也开始随大流,一同跟着点头。
几人商讨了一下计策,花了两天的时间安排。
以石苞为主将,文钦为副将,率游击营三千人。
陈泰为主将,丁奉为副将率冀州步卒五千。
这一路以石苞为主,共计八千人,佯装成主力南下,多举旗帜,游击营分散在两翼。
夏侯称将出征前多准备的那一面自己的将旗交给石苞。
这面旗帜和夏侯称的将旗一模一样。
都是上书“魏大将军夏侯”
旗帜上一条蛟龙盘旋在上端,这正是夏侯称的外号,传到魏国之后。
皇帝大笔一挥,把这个图腾赐给了夏侯称。
夏侯称是怎么看都觉得很丑,这个蛟龙根本就不像龙。
头上没有角,四个爪子也是三指的,身上布满鳞片。
看上去就是一条蛇长了脚,或者说更像一直拉长的蜥蜴。
而且三爪的龙角看起来像美味的鸡爪子。
反正是怎么看都很难看,连宫里柱子上的蟠龙都比不过。
但是无奈这是皇帝赏赐,哪怕是只老鼠,夏侯称也只能往旗上纹。
这两面旗帜唯一不同的地方,那就是旗帜的四边。
夏侯称的原版是土黄色的底色,四边是白色的。
这是从第一次出征就有的习惯,这白色便是为夏侯渊戴的孝。
表示出兵是为了替父报仇,后来一直也懒得更换。
而给石苞的这面盗版将旗,则没有白边,用以区分将旗。
同时减少做饭用的坑灶,但是保留原有营帐的数量。
这是石苞提出的建议,若是连营帐都削减了,看起来有点太过了。
这样虚虚实实的才能迷惑敌人,让敌人做出错误的判断。
石苞领兵出征,一路上打着战鼓,一副魏军主力企图从南边绕过壕沟的样子。
引得辽东军的斥候们潜伏在周围刺探,石苞还象征性的发现几个斥候。
并且追赶他们,只留下一个活口,装成追不上的样子。
而留在岸边的夏侯称也没有闲着,众人在紧锣密鼓的打包着物资。
当然都是天黑后才进行的,这一切都是为了做好准备。
接下来等到辽东军被石苞骗去南边后,大军救可以从北面绕过壕沟,直取襄平。
这些事情大将军府的众人十分熟悉,毕竟每次的战斗风格都是奇袭。
而刘晔则津津有味的站在一旁看着大家忙前忙后。
这时候辽东军的这个“活口”也回到了壕沟。
将消息报告给了卑衍。
PS:感谢书友送的1张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