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老将挂帅(2/2)
难道筑关去防范自己的国民不成?还限制了北境向外拓土。
休息了十日,八月底大军越过燕山进入昌黎郡。
此时辽东已经开始紧密部署,早在八月中旬的时候,魏国出兵的消息就传到了辽东郡。
公孙渊和臣子们吵得的是不可开交,众人为投降还是防御的事情开始争论起来。
此时公孙渊也不过坐上辽东之主的位子半年而已,尚且不能完全掌握整个辽东的臣子。
听说来的是威震华夏的大将军夏侯称,公孙渊大为恐惧。
在两个心腹卑衍、杨祚的安慰下,才站出来召集众人商议对策。
辽东的臣子们你一言我一语的激烈争吵。
大多数人都认为魏国边境经常被鲜卑袭扰,这一次不过是担心辽东趁机dú • lì。
只要表现出足够的诚意,表明立场接受魏国的统治。
让魏国看到辽东只是想要这一亩三分地。
还能帮魏国镇守东北,让高句丽和乌桓这样的异族没法给魏国添麻烦。
如此一来最起码在蜀、吴被灭之前,辽东应该是没什么问题。
至于从魏国传来的十万大军伐辽,被众人肯定为谣言。
大家认为只是魏国大将军新官上任,巡视一下北方边境。
顺便敲打一下辽东,军队八成也就是些边军。
只是带过来震慑自己,顺便练练兵。
无一例外除了卑衍、杨祚二人之外,大多数人都主张求和。
辽东从公孙康开始,除了和高句丽、乌桓之间打仗之外,内部都是和平已久。
众人想着的便是和平,继续在辽东做土皇帝。
于是大臣就建议公孙渊,自削侯号,免去那些逾制的天子穿搭。
老老实实的和魏国的大将军求和,表忠心。
公孙渊也似乎有些意动,眼看就要被说服。
卑衍被气的想拔刀shā • rén,杨祚拦住了卑衍。
卑衍一脸怒容向杨祚说道。
“我平州开设的这些学馆,竟养出这些吃里扒外之人。这些儒生以言误君侯啊!”
杨祚则冷静许多,他向卑衍说道。
“这些人中感念公孙恭者多矣,故而谗言魅惑君侯。我二人乃幸进之人,人微言轻。此时只有请柳老将军方有转机。”
卑衍听了这句话觉得很有道理,只有他们这样的幸进之人,才不愿意投降。
那些儒生换个主人一样可以做官,现在唯一心系辽东的只有柳毅这样随公孙度打天下的人。
可惜的是当年那些老臣,如今只剩下柳毅还活着。
柳毅是辽东本地人,骁勇善战足智多谋。
而且曾经协助公孙度东伐高句丽,西击乌桓,向南取山东半岛。
其最辉煌的战绩不是和外族打仗,而是和令东吴闻风散胆的张八百打过仗。
当然,最后战败了,被张辽揍回了辽东。
但确是辽东唯一和名将交过手的人,此时的柳毅已经须发皆白,垂垂老矣。
听到卑衍的话,柳毅愤然穿上铠甲跑来找公孙渊。
柳毅说道。
“平州是老夫与你祖父、父亲,一刀一枪打出来的,怎么拱手于人?”
公孙渊则拿那些文臣的话来说。
“老将军息怒,并非让出平州。只是自削侯号,遵服王化,进贡些财货罢了。”
柳毅冷哼一声。
“那夏侯称千里迢迢,率数万人来辽东。是为了些财宝?为了些所谓的礼制?他是来取平州,拿你项上人头的!”
这番话如同当头一棒,砸在公孙渊脑袋上。
公孙渊顿时冷汗直流,恭恭敬敬的向柳毅行礼。
“老将军救救我吧!”
柳毅叹了口气指着身上的铠甲说道。
“老夫此番来,便没想着走回去。请君侯调兵,我亲自出战。”
公孙渊问道。
“襄平坚固,何不据城固守?”
柳毅破口大骂。
“襄平,死地也!放着辽河不守,襄平便是死牢而已。”
公孙渊恭恭敬敬的奉上兵符,让卑衍和杨祚二人随柳毅出战。
柳毅为主将率卑衍、杨祚等将,领步、骑共一万多人驻守辽隧。
同时派出数千人前往东面防范高句丽趁火打劫。
柳毅命众人在周围挖掘壕沟,一直挖了一个多月,挖出了一条二十多里的壕沟。
辽东军龟缩在壕沟之内,静静的等待着魏军的到来。
PS:感谢马木留克骑兵送的2张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