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1/1)
听到沈知的话,柳书言一如既往的平静,淡淡道:“她们之间的事,臣妾知道的。臣妾方才听闻曹公公说起此事,心中所想的也是与殿下无二。”
这下倒轮到沈知面露讶异之色了。
姑姑和淑妃都与贵妃不熟,贵妃又是如何得知此事的?难道是贵妃也在路过欲堂殿时偷听到了那些声音?
想起这些,沈知眼珠子都不禁在打转。柳书言见状,竟伸手轻轻刮了刮她的鼻梁,似是在责怪她的走神,又道:“殿下在想些什么呢,这般入迷?公主和淑妃仗着这后宫清冷无人,不分昼夜黑白,颠倒鸾凤。臣妾身为习武之人,耳力甚好,欲堂殿又隔我蓬莱殿不远,臣妾听到的东西,自是要比殿下还要多上一些。”
原来是这样,怪不得贵妃方才听到姑姑和淑妃的事情的时候竟然那般冷静,一点都不惊讶。
不过听到柳书言话中的“颠倒鸾凤”四字,虽然沈知此前从来闻所未闻,但是不知怎的,她竟一下便知道了那是什么意思。加上方才因着柳书言的动作而残留在沈知鼻子周围的桃花香味,即便二人现下还在说着正事,沈知也还是没控制住地红了耳根子。
“如……如此,贵妃觉得应当如何处理此事为好?”沈知尽量克制住自己,不让自己表现得太过异常而让柳书言看出些什么,这才顺势反问道。
“虽然这件事情很可能是如殿下所说的那般,不过既然殿下也不能十分确认,那我们便也只能静观其变,看看若雨之后会不会有什么其他的动作。殿下近日无事可以多去杜府寻寻沁宁,也好趁机看看若雨的情况,若是她真的有什么异常行为,我们届时再做打算也不迟。”说着,柳书言也不禁长叹了一口气,却也没有再说些什么。
沈知知道她在叹息什么,因为她,薛若雨对柳书言前后的态度变化那么大,到如今也不肯与她多说几句话,柳书言心里应该也是很难受的。只是她从不表现出来,沈知也不知怎么才能安慰她,让她好受些罢了。
默了半晌,思虑半分后,沈知终还是开口有些惆怅地应了下来:“如此也好,今日之事,还是有劳贵妃多加费心了。”
近日各方相安无事,除了有些担忧薛若雨的状况之外,在旁的事上,沈知也没有太过费心。倒是她最近处理朝政之事愈发顺手了起来,诸位大臣与她磨合后的默契也在以可观的速度增加着。
这日早朝,将前日诸多奏折上的事情议完后,沈知正准备宣布退朝,却没想到柳修筠忽而站了出来,请示道:“殿下,臣还有一事要奏。”
“丞相请讲。”听到这话,沈知很自然地便应了下来。她并不担心柳修筠会说什么大事,因为若是事关重大,他应当都会拖柳书言先与她商议的。
不过这次,柳修筠却出乎了她的意料。他道:“皇家子嗣两代稀薄,而殿下贵为太子,如今已年满十五,又是皇上膝下独子。臣以为,殿下当考虑考虑册立太子妃一事了。”
册妃?怎么连丞相也关心起这件事来了?
本以为柳修筠在朝堂之上提起这件事,柳书言应当也知晓,可当沈知悄悄望向柳书言时,见到的却是柳书言看向柳修筠也略有一丝惊讶的神情。看来柳书言也是没有想到柳修筠会忽然来这么一出的,既然没有什么相应的计划,沈知自然还是要拒绝的。
不过在如此正式的场合说起此事,沈知也不可能随意以年纪还小就搪塞过去的,她还是装作仔细考虑一番后,才回应道:“丞相说的是,可是自古婚事乃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如今父皇征战在外,孤又如何好自作主张,与人私定终生呢?孤也知晓丞相是为了孤好,不过还是……等父皇班师回朝之后再议此事吧。”
“臣并非想让殿下立马便定下此事,臣的意思是殿下可以着手物色一些合适人选,等圣人回来,再稍稍商议便可定下,也节约了不少时日。”看柳修筠并没有咄咄逼人的意思,看样子也应当只是随口一提,沈知也放心了不少。
不过他说起等沈天和回来商议便可定下,沈知又不禁想到了前日沈含冬与她说的那些话。恰好此时柳书言也在殿上,她便一时没忍住往她那边瞧了一眼,恰巧,柳书言此时也在看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