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1/1)
表面上看起来风平浪静的,暗地里却是暗潮涌动,相互制约,谁也不想先行动手而已。
而且,九州鼎中的两个大鼎,却在这个时候出现,还是出现在寿春境内,还让手握传国玉玺的袁术得到,他也猜不透真的是天意,还是有人在谋划。
要是天意,那么他所考虑的一切事情,都是过虑的想法;要是有人在谋划,有人得到两个九州鼎,却没有保留,而是用来谋划,那么......,他也不敢想象下去了。
阎象也不知道袁术得到的两个九州鼎是伪造的,不然,他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想法了。
袁术并不知道阎象在胡思乱想着,不过看到阎象这么的识相,他也没有再去理会,至于以后给不给小鞋穿,那就另当别论了。
没有了阎象的阻挠。
袁术也开始与众麾下商议,何时登基,如何建造宫殿,如何筹备的事情。
一众麾下也是议论纷纷的,各抒己见,把所有的事情都商定下来,袁术称帝,称霸中原之地,那么他们就是开国功臣,又怎么会不尽力。
最后,也把所有的事情都决定下来。
三日后在寿春称帝,正九五至尊之位,日夜赶工,建造宫殿。
同时在三日后,公布天下,再拿出传国玉玺,加上两个九州鼎,镇压国运,也借此来说明,他袁术称帝,乃是顺应天意,民之所望。
然而,袁术在寿春商议称帝之事,中原之地可不会因他而停止运转。
荆州的兵马慢慢的向新野聚集起来;曹操也率领大军赶到长安,将要与李傕等人开战;刘备也在陶谦再三相让之下,接管徐州之地;江东也没有停止对庐江、皖口港两地屯兵,意图染指江夏之地;袁绍等虽然没有什么的动作,也同样是默默的积聚本身的势力。
中原之地的上空,也变得有些乌云密布的样子,如同暴风雨来临的前奏一般。长安城......
自董卓被王允等人用计斩杀之后。
李傕等人,因为上表请求宽恕他们的罪过,却不想王允并不打算放过他们,便率兵直接攻破了长安,逼的王允在皇宫城墙上天下自杀身亡。
但,李傕心中怨恨难平,本来董卓已死,他们上表请求宽恕,原本就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事情,然而,王允却因为他们是董卓的亲信,并没有宽恕他们,为了保命,也只能这样做,所以取得长安,也没有放过王允的家属,全部诛杀。
之前,马腾和韩遂联合想要来讨伐他们,也被他们大败。
不过,如今曹操率领三十万大军赶来,他们也聚集起来商议对策。
李傕、郭汜、张济三人围坐在一起。
郭汜、张济两人坐在左右两边,李傕做在正前面,从座位上也是能够看出,是以李傕为大。
“李将军,如今曹操来势汹汹,麾下兵多将广,要如何耐之?”张济有点忧虑的说道。
他可是知道曹操,并不是王允、马腾、韩遂之流,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而且曹操在黄巾之乱中,也是拥有着赫赫战功的人物,三十万青州军,也是扫平青州黄巾余孽,招降过来组建而成的。
李傕摆了摆手,道:“他曹操有着三十万青州军,而我等手中也有二十万西凉铁骑,又何须害怕!”
“李将军所言不错,三十万青州军看起来,虽然声势浩大,可还是由黄巾余孽组建起来的兵马而已,又怎么能比的上我们手中英勇骁战的西凉铁骑,只需要一轮冲锋,便能够让曹操三十万大军土崩瓦解!”郭汜也说道。
在掌握长安之后,有着诸多的权力,他们的心思也发生了变化,加上之前大败马腾和韩遂的十余万联军,更加的骄傲自满。
也都认为曹操率领过来的三十万大军,也如同马腾和韩遂的十余万联军一般,不堪一击。
“两位将军,可不要小看曹操,在诸侯会盟时,曹操麾下便是猛将众多,如今更有了三十万大军,那更不能小瞧,我看不如坚守不出,只要坚持到曹军没粮,必然会退去!”张济劝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