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1/1)
“第二,崇王自己身上就一堆幺蛾子,闹大了崇王比我难看,且折子如今被政事堂六个阁老意见一致驳回,她此时选择闹大事情,崇王只怕这辈子都要做个闲散王爷了。”
“第三,殿下说我体弱,东宫如今不见客。”
苏锦瑟说道最后时,一张脸不由笑开,眼睛微微眯起,开心,得意,炫耀,皆能在她脸上看到。
“主要是第三招厉害。”斐善和一脸麻木地拍拍手,被迫塞了一大口狗粮。他都忘了太子殿下护起短来那才叫一个厉害,直接把最重要的路径都封死了。
进不去东宫,见不到太子妃,再多的小鞋也穿不进去。
“一般一般。”苏锦瑟谦虚地说着。
“哼,没事,内部打不着你,外面也有人蠢蠢欲动,杨贵妃能在后宫立足多年,可不单是靠自己,这些年来,依附杨家和荣家的人可不少。”斐善和一脸看好戏的样子,“御史台可是蠢蠢欲动。”
“这事跟御史台有什么关系。”苏锦瑟迷茫。
斐善和坐直身子,来了谈性,磨拳搽掌,一肚子的话想要分享给苏锦瑟听,毕竟苏伯然不是善谈的性子,他已经憋了许久。
“当然有关系,当年范阁老朝堂怒斥御史台——今御史大夫,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之辈。可见御史台的职责早已发生变化。”
“如今御史台早已分成两派,一派是守旧派,便是高祖设立御史台的初衷负责纠察、弹劾官员、肃正纲纪,人数稀少,多为保守派,一派为革新派,也不知从何时起,御史台开始越管越宽,开始朝着别人内院床笫伸手,被人戏称为粉红派。”
斐善和说起八卦滔滔不绝,自顾自地给自己倒了杯茶,喝了一口继续说着。
“大梁每三年一次大考,前三都会被授封为六品以上官吏,前十为九品以上,之后的进士进入国子监等待替补,或者有关系的选择外放。其中前三名都会下放到御史台和翰林院。这两个地方最是磨人,你哥今年就入了御史台做了侍御史,带他的人就是粉红派的领袖人物——黄晃。”
“黄晃你大概不认识,不过荣国公你应该认识吧,黄晃是他那届考生,算得上是荣国公的弟子。”
“大哥怎么去了他手下?”苏锦瑟闻言皱眉。
她就算再不知实事也知道,太子和荣国公不和,荣国公是杨贵妃的人,背后扶持的是崇王殿下。
“不知道怎么安排的,这事问殿下比较清楚。”斐善和遗憾地喝了一口茶。
“然后呢?这些与我之前做的事情有什么关系。”苏锦瑟沉默片刻后说道,“他们要弹劾我?”
“聪明,怪不得殿下如此喜欢你。”斐善和欣慰地点点头,“此事便是黄晃牵的头。”
“那我哥怎么办?”
苏伯然是太子妃娘家人,让他弹劾太子妃那是万万不能的事情。此时他夹在两者中间,只怕格外为难。
“别担心,你哥坏得很。”斐善和安慰道,“他一听说你的事情后,立马借口要整理御史台近年来的入閤承诏,避了出去。再说了凭他的本事,黄晃这个马屁精还奈何不了他。”
苏锦瑟松了一口气,复又无所谓说道:“那便无事了。”
“怎么会无事,御史台可真是苍蝇啊,被他们盯上了不脱层皮,也要被烦死了。”斐善和比她还要忧心。
毕竟他也是御史台的常客,虽然官家每次都按下不说,但御史台不论是新旧派的人见了他都没好脸色,也是怪闹心的。
苏锦瑟拿起手帕擦着苏季元的手,漫不经心地说着:“朝堂的事情,殿下会解决的。”
斐善和盯着她看了一会,突然住了嘴,讪讪说道:“你说得对。是我多虑了。”
依照殿下护短的性子,那折子大概能在他案桌前生灰。御史台只有御史大夫可以面呈官家,可御史大夫应天顺最是避祸,这事大概是躲都来不及躲。
“殿下。”凉亭外传来婢女的请安声。
苏锦瑟抬头,只见盛宣知和苏伯然一同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