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1/1)
在禅房中唯一床榻上坐下,陆子疏抬眼看著站在一边的人,“今後你便住在王府中,与我同修佛理,无论朝堂庙野,不意富贵云烟,一直一直陪著我。”
小沙弥略微发怔,陆子疏道:“快应承我!”
一直陪著?
一直是多久?
出家人不能造口业,随意发愿是会下拔舌地狱的。
“我年满15要返回霖善寺……”
“回便回,我陪你一起,然後再一同回王府。”不容置疑的决断。
“……”晋息心哑口无言,陆子疏对他似乎有著不同一般的坚持,即便是迟钝如他者,都慢慢察觉了一丝端倪。
陆子疏想从他身上得到什麽,那双似乎藏了许多说不清道不明情绪的淡紫眸子里,为何有著远远超出寻常7岁少年该有的热情和浓烈神采?
为何,在陆子疏紧逼他说出承诺的这一刻,他会有片刻的晃神,把眼前这名紫衣少年,和先前迷蒙梦境里那个昂首长吟的俊美神龙,重叠到了一起……?
霖善寺清越而悠扬的锺声,在暮色里沈沈响动起来。音传十里,鸟雀扑腾惊飞。
了觉大师缓缓睁开双眼,睿智而沧桑的目光,越过禅院窗棂,投向残阳最後沈落之处。
明昼与暗夜交界,是光是暗,仅在一线之间。
“因,果,纠缠往复,生生难息。”一声轻叹,肺腑处都感受得到隐约震动。
“息心,勿忘初心,切莫堕入魔道。”
陆王府里,暮色沿著竹棚足底,缓慢而执拗的爬上了棚顶,很快吞没了初春白昼最後的一抹亮色。
陆子疏挺直脊背,紫眸眨也不眨的盯著晋息心,在无灯无烛的夜色中异样的闪著熠熠的光,全神贯注等他的答案。
晋息心看著陆子疏,慢慢道:“好。”第十一章
少年如林间春笋,一日雨後陡然拔节生长,渐渐脱褪去小时模样,添了成年男子气息。而个人之性情,处事之原则,亦在年复一年的成长中逐渐定形。
自随同陆子疏来到陆王府,斗转星移,时序变迁,转眼已是八载春秋匆匆而过。当年的小沙弥,恪守师尊教诲,日日勤学不辍,修行不怠,秉持本心不变,逐渐成长为纵严霜杀物而和气蔼然,阴霾翳空而慧日朗然之人。持身涉世,若泰山九鼎,尽显佛门子弟风范,眼瞅著日渐有了修佛得道之情势。
而陆子疏,本就一副风流妩媚的上佳姿容,岁月流转中越发增添了那点妍丽媚色,风姿绰约,眉目婉转多情。言谈笑意间,依旧是一派疏狂不羁,从容洒脱,无论面对的是文人雅士,皇亲国戚,抑或贩夫走卒,白丁盲流,总好似霁日光风,几乎让每个遇见他的人均心生豔羡与倾慕。
他与晋息心同修佛理,共府成长,性情差异却俨然身处世事的此端彼端,一者流水落花,一者磐石不移,好不怪哉。
倒是两人感情,却是丝毫不受脾性差异影响,如胶似漆,亲密无间到一个人停步另一个人就能踩著他的影子撞上他後背的地步。
除了不同寝共枕,陆王府中随时能见这二人焦不离孟。
志学之年,陆子疏白日进宫伴东宫太子念书游耍;晚上回到府中第一件事就是找晋息心,晋息心会拿著今日做过的佛经功课,一篇篇念给他听,与他说几段佛语,讲几段佛教经典。
有时陆子疏听著听著,枕在他腿上睡著过去,晋息心便把人抱回房中,替他阖了被子再悄然回到自己禅房。
他原本就比陆子疏高半个头,八年下来,个头蹿得比陆子疏快,身段越发挺拔修长,将人抱在怀里时毫不费力。陆子疏的贴身侍婢也习惯了看到这名年轻沙弥将世子抱回房的场面,虽然每次他朝她们点点头,放下陆子疏退出房後,世子总会悠悠睁开眼,那清亮眼眸里哪里有一丝慵懒睡意?
是该说世子装睡的功力一流,还是晋息心根本没有丝毫警觉度?
侍婢偷眼望向世子时,总能看见他修长手指轻轻叩击床侧,若有所思的在想著什麽,目光一直锁定晋息心离去背影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