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8章(1/1)
羽九玄做事极有分寸,从不僭越,行事都在她的职权之内,职权之外的事,都会先禀报到羽青鸾这里,征求羽青鸾的意见,再行定夺。
一切看似风平浪静,但羽青鸾敏锐地觉察到,羽九玄对她多了些小心谨慎。
自太女班师回朝后,朝堂上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有很多东西已经变得不一样。确切地说,便是新的天子已经快长成,而旧天子还未老去、仍坐在天子大位上。
她的身体健康,自认再活二十年都不在话下。二十年后,元儿便四十岁了。她若等到寿命走到尽头时再让位,元儿一生最好的风华就在太女位置上蹉跎了。
她不想让天子与太子之间的相争,出现在她和羽九玄身上。她知道羽九玄也不想,所以元儿在对待她时会不经意地小心了很多,对那些可禀报可不禀报的事情,都会前来禀报,不是不能办,而是怕她多心。
若为君臣,便难成母女。若为母女,掺杂了君臣关系变得小心翼翼,其情分亦会逐渐消磨。
她的长女那么优秀,再没比元儿更好的继位人选,她是真不想让元儿磋磨在太女位置上。
一边是女儿,一边是天子大位,怎么选。
这个位置是她和裴曦经营半生,从大凤朝的最南边打到最北边挣来的。天下最至高无上的位置,最至高无上的权势,在她风华正盛的时候,让出来,就此养老。
羽青鸾有不舍。
裴曦喜欢看她坐在天子大位上美美的,她也想坐在这个位置上一直护着他安安稳稳的,她想让她的帝君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必畏人言,不必有后顾之忧,一切有她这个天子替他担着。她没了天子权势,交出了军队,便难像以前那样护他处处周全。元儿不会让人欺负她爹,可有些话、有些委屈,裴曦能对她说,却不会对孩子说。
羽青鸾很是犹豫。这事,羽青鸾对别人连一丝口风都不能透,却是要和裴曦商议的。
裴曦真没想过羽青鸾会退位。大凤朝历朝历代都是一代天子过世,下一代天子才会继位,而中国历史上的退位的皇帝大部分都是遇到造反篡位之类的被退位。羽青鸾如今正刚平定天下、收复居狼,又是在大展宏图的盛年,她如果再当二十年,妥妥地治理出一个太平盛世。这个时候,她说要退位,裴曦都傻了。
这么大的事,羽青鸾不会开玩笑,那一定是深思熟虑过,并且,有一定要退的理由。
裴曦想来想去,就只有一个理由,应该是为了羽九玄。
其实之前,他也遇到且考虑过这问题。孩子大了,已经能够dú • lì生活、有自己的事业需要奋斗打拼,这时候,让不让孩子接班?让孩子接班,孩子能有更好的起跳平台和前程,相反,则多少都会受到些阻碍限制。他还好说,他的事业跟孩子的事业不冲突,羽青鸾则不然,她的位置就是羽九玄的天花板。
有羽青鸾在一天,羽九玄没法自己做主,凡事都得以她娘亲的意愿为主。
羽九玄不满七岁就在南疆坐朝理政,这么多年是想怎么浪就怎么浪,她手里的军功、虎符、年轻一代的文臣武将,她当天子,无论是从硬件还是软件都样样备齐,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她现在的权势可以说是达达储君的巅峰,要么更进一步成为天子,要么头上顶着个天子,凡事不能自己做主,逐渐平庸。
母女俩这时候没闹矛盾,纯属因为俩感情好,再加上羽九玄刚还朝。等时间久了,难免会有政见不合或起冲突的地方,到时候哪怕羽九玄没有那心,也会有朝臣想方设法地要拱着她上位,搏得从龙之功。如果羽青鸾不退位,必然要削羽九玄的权、打压她,而历史上倒在这点上的太子实在太多。
如今母女俩的这个平衡维持不了太久,羽青鸾正是看到这个隐患,才很认真地考虑退位的事。
裴曦更明白羽青鸾退位有多难,这几乎等于放弃自己的人生,去成全孩子。她放弃的是天底下最鼎盛的权势,是成为盛世明君的人生。
要治理出一个盛世,不是三五年可以办到的,那是要经过多年累积,甚至半辈子去做的。天下平定的,打造盛世的国策要去实施,这项国策是羽青鸾去做还是羽九玄去做?她俩谁去创造这份足以书写在历史上供后世称赞的功绩?在这件事情上,母女二人必然有个人要退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