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1章(1/1)
礼部尚书和工部尚书被天子召见,得知要在承泰天子陵旁边再造一座亲王规格的陵墓,工部尚书毫无异议地遵旨了。对工部尚书来说,只要钱粮到位,多造一座亲王陵多点政绩,且天子连自己的陵都没造,先赶着把亲王陵造出来,最好别反对。满朝上下能勉强够得上这规格待遇,数不出两个,都是他惹不起的。
礼部尚书很是警惕地问道:“不知此陵是造给何人?”要是想给瑞临太长公主迁陵,他就算是一头撞在殿柱上也得把这事拦下。以后怎么样,他管不着,现在礼法矛盾冲突这么多,承泰天子的八皇子似乎也有异样,要是再出庶出公主以亲王规格葬在天子陵侧的事,是真会起刀兵乱事的。
羽青鸾说:“老望公。”
礼部尚书闻言长松口气,再没异议。是老望公就好说,功绩够不够的,抵御居狼的功绩是说得出口的。他的嫡长子是世袭罔替的亲王,他让爵早,没封成王,天子念旧情给提个规格,又是陪伴旧主,说得过去,成。
事情议定,羽青鸾正式下发诏书,诏告天下。
盼着天下早安的人,看到诏书,纷纷长松口气。
稍微有些见识的,把五万西北军比照玄甲军的待遇品了品,议论羽青鸾配不配当天子的声音都少了很多。军械作坊迁至朝城,诸多事情得裴曦由亲自统筹安排。
他先派修路队进山,加紧修葺从朝城往京城的路,特别是他爹常年掉马车的路段,当年的栈道已经毁于战火,又变回原来的危险悬崖山道,得重铺架。好在当年铺栈道在崖上打的石孔轻易不会被毁,只需要重新架设支柱铺设木板即可,工程量比起初修要轻松许多。
快入冬了,冬天的冰雪路面极其难行,帐篷、炭火、粮食、棉衣等各种生存物资是重中之重,需要先送进去。物资到位,手里有余粮心不慌。
第二批则是由玄甲军苦役进山。
这些苦役有些是打封地或剿匪抓来的俘虏,有更多的则原本就是奴隶,除了被人挥着皮鞭赶着干活,完全丧失自我、自主能力,哪怕是给土地、教手艺都不知道要怎么自己过日子的。他们放出去是没有生存能力的,继续当苦奴,反倒如鱼得水。再有一些就是触犯律法的人,判劳改,劳动开造,当苦奴,根据罪的轻重判年限,刑满释放。
战俘、劳改人员进棉服、帐篷作坊,或者是修桥、铺路、种地,彻底奴化只能当奴隶那些则派去采矿。
矿山是绝密,这些必须等到裴曦挑好人,亲自去安排。
他在挑人时,顺便把老二羽焦明捎带上。
大冷天,羽焦明只想在暖和的宫室中烤着火吃着肉养膘,但朝城是他爹的出生地,他有点想去看看,且军械生产重地,又有铁矿,不容疏忽,将来还会派他过去监察巡视,默默地同意了。
老三天天被拘着上文武课,又常听他哥哥姐姐说以前跟着父亲去过哪些地方,也想跟着去。
裴曦说:“你有更重要的活。”
羽青鸾正在低头吃早餐,闻言略有些诧异地看向裴曦:昨晚还说让金翅在家陪不带出去。老大、老二从小操劳,难得老三因为头上有哥哥姐姐顶着有点孩子样,这就要给派出去了?
羽金翅也很是意外,不相信自己父亲会把更重要的活派给他。
裴曦对羽金翅说:“你奶奶、太妃奶奶们的年纪都大了,你娘操劳国事,饭都不好好吃……”他说话间瞥见羽青鸾看他的眼神,悄声问:“要不,我把老三也带去朝城?”
羽青鸾低声道:“过于年幼。”
那不就得了!她天天把老三带在身边,都七岁多了,还经常抱。那些常念叨天子宠爱二皇子,当立二皇子为太子的人全都闭嘴了。如今天子更加宠爱酷似帝君的老三,老羽家的人对着老三张不像天家人的脸,都下意识不想拥立他。裴曦觉得自己在羽青鸾心目中的地位已经从心尖尖上挪到了第二位,老三成了她的心尖尖。
他去朝城至少要大半年时间,再把老三带走,回头老望公要是再有点事……偌大的皇宫,连个能安慰她的人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