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5章(1/1)
两个太妃是五位太妃中最年轻的,比羽青鸾长不了几岁,都不满四十。在宫里和在王府里养尊处优,保养极好,又没有经过生养,也没有太过操劳的,比起同龄人看起来年轻了不止十岁。
两人换上戎装,英姿飒飒,都似回到少年纵马山林时的日子。
……
羽九玄把一切安排妥当,带上十二门郎将,五千羽翎军、三万新兵,押着满满的军粮物资,出征了!
她打乔世侯,拉走两年的战略储备物资,粮库和武械库都快让她搬空了。
大军为了运输物资,把朝廷、商务部、她爹的运输商队都调用上了。
南疆富庶的优势自然是要发挥起来的。
乔世侯人多,她凑一凑,也不差。
金沙城有四万多人,再加上她这里的三万多人,凑足八万精锐大军。她再把运输队算上,也有十几万之众,人数差距拉近了,气势上就足了。
两军对垒,气势这东西向来都是此消彼涨的,她这边看起来样样勇猛,能给乔世侯的大军造成极大的压力,路上刚征招来的那些,说不定直接就能吓跑不少。
羽九玄是纯新鲜出炉的新兵弹子,从来没有上过战场,也没有自己提刀作战过。
这点比起新兵大营里的人都不如。因玄甲军选拔极严,挑出来的人里,大部分都是披甲人中出类拔粹的,少部分是天生勇武战斗力强的,还有一些则是常年在山林里野兽出没之地,狩兽出身。地里种庄稼,只空有一把子力气,没有多少武艺和战斗技巧,没见血过,不敢拼命的,很难过得了选拔关卡。
她带着大军出征,坐以驾驶上,切切实实地感受到自己要上战场了,心里还有些打怵害怕的。
不过,害怕没用,南疆败不起这场仗,她必须得去。
她只有亲自去到战场,经历过战争,敢征敢战,才能带着南疆立足天下。她娘亲都能亲征,她也能的。
她小时候经常跟着她爹东奔西走,她把跟在她爹身边时见到的学到的结合眼下的情况用起来,有十二门郎将领兵,有羽青雀和两位太妃从旁提点,包括运输队她都是挑的熟悉用顺手的人,倒也算是管治得井井有条,没出乱子。从南疆到金沙城,说是千里之境,那是大凤朝人习惯性地约摸大概的说法,加上南疆人的惯性思维,将花丘往南的地区,都算成南疆。
事实上,从花丘到鸾城,途经上隅、密林、边林、南疆,之后才到鸾城。裴曦当初建城的时候规划是相隔三百里地,测量有误差,再加上后来修路缩短直线距离,经实测,有九百多里。
这九百多里的路,再加上从花丘到金沙城的路程,足足有两千多里。
大凤朝境内,除了有大山、大河相隔的一些封地外,很多封地距离如郁城、啸城那般,相隔一天的行程便到了,封地面积也就是百十里地。
从乔世侯的封地到金沙城,途经几十个封地,有些只是擦边而过,有些封地小,即使有绕山的地方,因为九百多年的进贡,也是修出了山路,不用绕大弯,一些小河流也架了桥,能过马车和大军,要绕路的地方不多,大概是在千余里路。这“余”出来的数,不会超过二百里。
南疆的探子打听到乔世侯出兵的消息,日夜兼程送到南疆,传到鸾城羽九玄的手里时,已经过去一个半月。羽九玄知道战事紧急,没有耽搁,第二天上午跟众臣商议,中午跟陆敏商议妥当,下午便定下了三天后出兵,之后急行军……
羽九玄赶两千里路,比乔世侯整整多出一倍的路程,又比乔世侯晚出发许久,即使乔世侯沿途顺便收封地、收流匪野甲人,仍旧快不过乔世侯。
她在半路上便收到金沙城的快马急报,乔世侯的大军到了,且开始攻城了。
送军情急报的能骑快马,十万大军运着粮食军械物资,想快都快不了。
羽九玄只能派人快马去传信,让玄甲军以守城为主,守住城就是大功。
他们还不到打乔世侯的时候,要打乔世侯得等到她娘收服武侯联盟,搬师回朝合兵一处,集中兵力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