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章(1/1)
至于大野县情报处,为了方便行事,披的是商务部的皮,由瑞临长公主掌管。瑞临长公主病重,接任她的羽青雀侍疾,于是,羽青鸾亲自处理。情报处向来都是秘密行事,在暗处,不方便公开审理,羽青鸾另外派人审理过后,便悄无声息地把他们都处置了。
大野县情报处瞒报则是见钱眼开,勒索到裴昌那,结果裴昌给钱痛快,每次抄家灭门都给情报处好处,一起分赃。
对于这种,羽青鸾是连他们的家眷妻小都一起处置了的。
大野县抄家灭门案,从事发到审完,耗时两个月,定罪之后,案犯的人被推到鸾城菜市场当众斩首,数百颗人头滚滚落地。
行刑的刽子手不够用,羽青鸾派的羽翎军行刑,她自己亲自督刑。
她坐在高台上,看着羽翎军行刑杀完案犯后,踏着满地罪犯的鲜血步上鸾驾回王府。
观刑的鸾城百姓见到砍落的人头以及南疆王的气度,伏地叩首行膜拜大礼,呼声如雷。
羽青鸾砍完人,刚回到王府,还没来得及换鞋子,就收到京城传来的消息。两件事,第一件,神凤山塌陷,没有塌到她父母的陵墓那,承泰天子陵安然无恙。祖庙塌了,地陷,全埋煤里了。第二件事,占领京城窃取天子大位的越王死了。挖煤炭的绝不只是越王,但神凤山在他的掌管之下,是他下令大肆开采煤炭,又没能控制滥采滥伐,最终导致神凤山塌陷,点燃了天下羽姓公侯们的怒火。
如今大凤朝动荡,天子之位空悬,意味着只要姓羽,就能有机会争夺天子之位。
那些外姓侯爵无论势力再盛,只要敢起兵争夺天子大位,便是板上钉钉的造反。
姓羽的公侯们则不同,他们翻开祖谱往上数,追本溯源,总能把大凤朝的某一位天子奉为自家祖宗,从血脉上证明自己有继位权。
从血缘、礼法上来讲,有祖宗埋在神凤山的,比祖上没有祖宗埋在神凤山上的更胜一筹。
羽青鸾自立南疆王,大家最多指责她是女子称王不合礼法,谁都不能否认她是天家正统血脉,放眼当今大凤,任何人自称正统,在她面前都得天然矮三分。这也是她捏着天子三宝不愿给人,旁人最多去索要、没有立场指责她的根本原因所在。
如今,那些想夺天子之位的公侯们拿不到天子三宝给自己争夺大位增加筹码,便只能从葬在神凤山祖庙的老祖宗们身上找BUFF。
从礼法上来讲,太长公主或亲王的后代,比别人又略高一筹,即便不是太长公主或亲王的后代,初代祖宗葬在神凤山的,比起没有祖宗葬在神凤山的,也高出一大截。
然而,神凤山祖庙塌陷,很多羽姓公侯的祖宗跟祖庙一样被埋到煤炭里挖都挖不出来,他们往后想祭祖都找不到地方。
越王跟天下公侯们都结下了刨祖坟的死仇,包括越公府的人。
越公府,双公十三世侯,双公分别是越公和原公。越公府的第一代是越王,传到第二代时,嫡长子袭爵封公,嫡次子辅助天子三十年、居三公之一的太傅之位,有功于社稷天下,先是封原公,死后被天子追封原王,葬入祖庙。原王陵建在越王陵旁边,父子俩挨在一起。
越公府和原公府,同出越王血脉,于是连为双公,一直延续至今,成为双公十三世侯的累世公侯府。
老越王是原王的父亲,因此以越公这一支为尊,如今大家提起越公府,指的是以越公府和原公府为首的累世公侯府。
神凤山祖陵塌陷,葬在神凤山祖庙的越王陵、原王陵,连同越王的父亲昭宣天子陵,以及昭宣天子的儿子敦穆天子陵,一起塌进了煤里。这就是说,能让越公府、原公府追本溯源证明自己拥有天子继位权的几位,一下子全埋进去了。
原公收到消息,当场暴走。
天下羽姓公侯们,也都炸了。
大家都在起兵造反,这种时候根本不逞嘴皮子,连原本正在开战的双方都不打架了,一窝蜂地攻向京城。就连旁边的居狼都暂时撤兵,让他们先收拾越公。因为居狼王的祖坟也塌了。他造反归造反,将来如果能够打到京城当天子,那也是要去祭拜祖宗给自己追溯正统的,可现在,祖坟,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