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3章(1/1)
羽青鸾的目光落到监察院的左右二位监察身上时,两人皆是心头一紧,平时略有不和的二人,此刻目光交汇,都在对方眼里看到无奈和忐忑。实在是监察院刚成立不到一年,选拔考核极严,导致招人困难,人手严重不足,新收的十六城中只有四通城设有监察司,他俩对于大野县的情况是茫然无知。
羽青鸾说道:“大野县令裴昌伙同武部司掌甲义以清剿之名,将大野县境内的所有士族、豪商、地主全部抄家灭门,未留一户。案发至今两月有余,本王在此之前竟然未曾听闻甚至奏报。刑部、吏部、武部、情报处,集体失声。”她的视线从刑部尚书、吏部尚书、武部尚书身上一一扫过。
武部尚书裴昶惊得眼睛都瞪圆了,扭头看向身后的左右侍郎,却见二人眼观鼻、鼻观心,仿佛不关他们的事似的。他不在武部的这段日子,武部的事务都是由他们两人打理,这么大的事,要说他俩不知情,他是不信的。他们竟然连提都没提一句。
刑部尚书、吏部尚书被羽青鸾看得头皮发麻,赶紧离开坐席,去到大殿正中跪地请罪。
武部尚书裴昶收回视线,起身,也过去跪地请罪。
羽青鸾说道:“太师、太傅、太保、监察院左右监察共同审理此案。刑部尚书、吏部尚书、武部尚书、武部左右侍郎失察,就地罢免,永不录用。刑部左侍郎、吏部左侍郎暂代尚书之职,鸾城武部司司掌南锐升任武部尚书,花丘武部司司掌裴直升任武部左侍郎。”
南锐,裴曦的武课师傅南戈的长子。裴曦还在京城的时候,南锐就跟着南戈为裴曦训练战奴。后来南疆开荒驻扎的战奴大军转编为武部时,南锐也跟着谋了官职,担任鸾城武部司司掌,掌管鸾城五千武部驻军。
花丘武部司司掌裴直是武部尚书裴昶的嫡次子、裴曦的亲侄子。
武部的前身是裴曦的战奴,羽青鸾把裴曦的大哥裴昶罢免了,换上来的依然是裴曦的人。谁想在她这里动裴曦,借用裴曦的话说,那叫没门儿,窗也没有。
羽青鸾很清楚,南疆各城往来频繁通畅,大野县那么大的事必然早就传到鸾城,只是知情者瞒而不报,有因为事涉裴曦不敢说话的,亦有别人居心者。
大野县的事出在裴昌、甲义身上,必然牵连到裴曦。裴曦是王君,南疆是由他开垦奠基的,他的权势地位高至与南疆王齐平。裴曦的权势要是被削了,旁人分得的自然就多了。她以律法治朝,如果她不处置裴昌、甲义,便是自坏朝纲,一旦朝廷律法崩坏,南疆的朝臣贵族们便效仿裴昌甲义可为所欲为,若是有野心的甚至能以此为切入口瓜分南疆以争天下。裴昌是裴曦的庶出二哥,裴略尸骨未寒,她便杀了裴昌,裴曦为此对她寒心,亦是情理之中的事。如果他们夫妻离心,她开后宫,又或者是裴曦纳妾,便给了别人伸手染指南疆王权的机会。
天下纷乱,投效南疆者众多,但未必都是真心投奔,便是真心投奔,所求也是各不相同。
羽青鸾深知,人,到哪都一样,这些避免不了。
她只需要让他们知道不遵南疆律令、尸位裹餐的下场。
以前的大凤,统治天下靠的是礼法、贵族。
如今的南疆,统治天下靠的是律法、铁蹄。从大野县到鸾城有一千多里路,裴曦如果要等鸾城派人来至少需要大半个月时间。
如今前线更为要紧,裴昌、甲义都已经下狱,没办法再为恶,余下的自有羽青鸾处理。裴曦把在隔壁井田县当武部副司掌的井巅调来暂代大野县武部司掌之职。
井巅是井康的儿子,三十出头,正值壮年,他是跟在井康身边历练出来的,办事干练可靠,很是得用。
井康在裴曦还是个总角小儿的时候就跟着他,到现在已有二十年余年。他从三十多岁干到五十多岁,如今上了年纪,身体已经不太奔波得动,几个儿子的前程亦都有了着落,便留在鸾城过上含饴弄孙的养老日子。
裴曦把井巅调过来,说是暂代,只是因为鸾城的正式任命诏令还没到。
大野城有井巅镇着,便不怕其他人再翻起浪,裴曦带上羽九玄和羽焦明继续往四通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