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章(1/1)
羽青鸾说:“家中子弟有本事的,个个封爵都并非难事。没本事的人在我这里没有立足之地。”
大帐中的门郎将、千夫长们一阵静默,随即身上的血液都似滚烫了起来。
封公不敢想,战功封侯难,万里难有一个,但封伯爵、子爵、男爵,总要容易得多,那也是能传很多代的贵族。儿孙们有贵族身份,谋前程也容易得多。
大帐里议着事,环抱城的侯爵世子送来降书,愿意归顺南疆王,还献上了若干粮食布帛珍宝。
众人的脸色顿时黑了下来。环抱城降了,他们的战功从哪拿?打呀!
羽青鸾看过降书,又抬眼看向环抱城的侯世子,说:“想降,照南疆的规矩办。本王不需要一座明面上奉本王为主,实际上并不在本王治理中的封地。回去告诉你的父亲,他如果降,府邸、府中家小、家中财产都能保全,至于爵位、官职,便要看他的本事。”
侯世子一听,这是要夺爵和夺封地。他拱手道,“南疆王如果能以环抱城向天下做个表率,想必会有更多的公侯们纷纷投效。若是公侯们都知道投降会被夺爵夺封地,怕是会拼死反抗的。”
严冽笑问:“你看我们像是怕你们拼死反抗的吗?战功封侯,本门郎觉得大善。”
千夫长孙盛笑道:“何止大善。”打起来才好。
侯世子看向坐在南疆王身侧低头翻看册子的裴曦,喊:“曦公。”拱手,请他说句话。
裴曦抬起头,接过降书看了眼,说:“照你们环抱城的治理方式,南疆拿下环抱城,还得倒贴。”他对羽青鸾说:“我的建议是打,破而后立,反正环抱城穷,打坏了花上两年时间就建起来了。”
环抱城侯世子:“……”他拱手,“我回去同家父再议议。”
裴曦说:“早点商议完,我们还要春耕。”
环抱城侯世子无语半晌,顶着满头冷汗回去了。
裴曦是真的嫌弃拿木器、石器种地的环抱城。
环抱城除了有点人口和现成的住地外,整个农耕、作坊经济都要重新规划建设,还不如开荒方便,另外两座城也是一样的。留着那些还想保留旧时习惯的旧贵族,是自找麻烦,不如切巴切巴剁了的好。
环抱城要是不接受南疆这一套,荡平他们比用他们更轻松。南疆此次要出兵的环抱、鹿角、林原以及旁边的十几座封地,都是单独的没连成片的武侯或小世侯封地,这些封地大小富庶程度不一,有些堪称贫穷,但自从裴曦和羽青鸾治理南疆以来,沾了不少光,也变得富庶起来。
羽飞凤篡位后,大凤朝烽火四起,许多地方都遭到了战争的荼毒,唯有周边这十几座城,因为周围的大封地及累世公侯府碍于南疆势大,不愿直面与南疆对上,故此特意留下这些小封地作为缓冲地带,要些钱粮财富便作罢。
朝廷都没了,他们不再上贡,没有遭到战争破坏,安心耕种,又占有南疆商道的便利,很好地发展了实力。
十几座封地的处境相似,几年时相互往来关系大有长进,渐渐拧成一团。
这两年里,他们的底气足了,摆开兵马,拒绝了旁边经过吞并,已经成为一方大诸侯的唐公、敬世侯、耀武侯索要钱财的要求,隐约有了自立之势,然而,旁边的南疆王则像是一把悬在头上随时会落下的刀。
好不容易攒下来的家底,拱手相让,最后连个侯爵都保不住,换成是谁都不会甘心。
十六位封地主齐聚环抱城,等待环抱城世子传回来的消息,都有些意外。按理说,南疆王的消息灵通,早该知道他们十六座封地相连已然成势,还敢开这样的条件,似乎不太合理?
几人商议一番,又联名写了封降书过去,表示他们愿意投效南疆王,许以更多的钱粮,但要求保留爵位和封地治理权,以前怎么向天子纳贡,以后便怎么向南疆王纳贡。
……
十六位封地主刚把信送到南疆王那里的第二天,南疆王便从南疆大营调兵三万,分三路直取环抱、鹿角、林原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