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1/1)
太子,度日如年。
京随军中有人他的人。有人从门角下塞绢布给他递消息,朝堂内外发生的事都能及时传到他的耳里。
他母后的话总在耳边响起。
母后告诉她,想明白了能活,想不明白,皇姐自有她的安身之处,而他,也会有人取代他坐这天下。
如今皇姐就封了,想要他太子之位的人出现了。
皇姐永远坐不了皇位,但四个庶皇子……能。他们的父皇就是庶皇子继位。
当年,父皇回到京城,一道诏书,庶皇子成为病故皇后的继嫡子坐到了天子大位上,至今已有三十多年。
周敬当值,巡逻经过飞凤宫,进去巡视。
太子叩头,“师傅,救我。飞凤悔恨当初不听师傅劝阻。”
门郎将周敬是太子的武课师傅,唯一的嫡女还成为太子协妃。他的膝下单薄,仅一子一女,都是嫡出。
周敬看向太子,神情复杂。他把太子扶起来,用太子才能听到的声音说:“大凤朝传国九百多年,只有早逝的太子,没有被废的太子。你能当太子,是因为陛下不愿让除皇后以外的儿子继位。无论青鸾长公主的权势有多大,她在边疆,你在京城,她威胁不到你。你与青鸾长公主手足相残,让你对付青鸾长公主的人,才是想要你死的人,这是逼天子杀你好给庶皇子挪位置。”
他顿了下,轻声说:“别再去捡门缝里塞进来的绢布,那些都是催命符。那些看着帮你的人未必是在帮你。你现在应该伤心你母后的逝世,该想念小时候你皇姐多么护你,想念你们的姐弟情分,该痛哭悔恨。在这京城里,只有天子才是能保得住你的人,别让天子再看到你变成别人杀他妻女的刀。”他说完,朝太子行了一个大礼,转身走了。年三十,天子在空荡荡的青鸾长公主府里独自过年,四喜丸子、年年有余、抓钱鸡爪、团年大炖菜、烤ru猪、炖羊肉、卤牛肉、狮子头、炖海参……
满桌子的菜,只有天子一个人坐在席上。
女儿女婿远走边疆,寒冬腊月天冒着风雪赶路。皇后带着三个孩子安葬在承泰天子陵中,再也醒不过来。
去年的热闹还浮在眼前,骤然间,却是人没了,家散了。
他想她,想他们在一起的日子,想他们的孩子,想小孙女,想家。
天子喝得酩酊大醉,哭得不能自已。
第二天,他回到宫里,看守飞凤殿的亲随军送来太子的信。
太子在信里哀思悼念他的母亲,想念他幼时皇姐是如何抚育教导他,悔恨年少不知事,听信小人馋言,做下错事,请求父皇召回皇姐,他愿奉她为太长公主,给她世间最尊贵的尊荣。
天子拿着太子的信去了飞凤宫。
太子见到天子,扑上前,抱住天子的腿哭痛流涕。
天子俯身,在太子的耳畔对他说:“太长公主的陵墓,朕已经为她修好了,她的尊荣权势富贵,朕已经给了,轮不到你来。”他说话间,突然闻到股大蒜味,再吸了下鼻子,顿时:“……”这畜生!一脚踹死是便宜了他。
太子抱紧天子的腿,还用眼睛蹭袖子上抹的蒜汁,呛得眼泪如雨下,哽咽声不断。
天子觉察到他的小动作,俯视着他,冷声说:“我们给从始至终给青鸾安排的路都是就封,她迟迟不离京只是因为皇后病了、朕老了,你还小,她如果走了,你会死,朕和皇后会孤苦无依晚景凄凉。你没有母族依靠,你的父族想要你的命,你皇姐是唯一能护你坐稳天子之位的人,她不帮你,你与四个庶皇子没有一争之力。”
这种话,太子从小听到大。他抽噎着,继续抹大蒜掉眼泪,痛哭悔过。
“太商府是朕留给你的钱袋子,你亲手把它拆来扔了。神炭司,是朕留给你将来打仗的底气,那意味着你有用不完的炭,随时能铸造大批甲衣、换来钱,打得起仗才能震慑得了各路公侯,但你亲手把他送人了。你气死皇后,朕百年之后,这就是图谋天子大位之人起兵打你的理由。你却打不起仗平不起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