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1/1)
他们能那么往死里坑卢铉,打死裴三郎都不敢跟他们谈生意买卖,不要说他去谈,那十家公府给他下请帖他都不敢收。
天都黑了,钱庄却连门都关不了,也不敢去挪那些堵住大门的铜钱箱子,怕被赖上。
向来好脾气的鲁二郎脸都气绿了,“这要是在鲁城,我抄了他们家。”
姜二郎半闭着眼,慢悠悠地说:“同为公府,我们无权抄他们的家。”他忽然想起一事,一下子坐直了身子,问:“汤公怎么没回封地?”
云公府的四公子说:“换成是我,五千两金子押出去,我也不放心回。”
姜二郎正色说:“这都四月了,早就过了规定的返程之期,公侯们私自留京可是重罪。”
几位贵公子眼神交汇,麻利地各自散了。
第二天,天刚泛亮,几位贵公子就又聚到了鲁公府。
那几家公府的公爵有没有离京其实非常好打听。
这么多的金子,管家是做不了主的,一般能做主的就是公爵本人,又或者是他看重的嫡子。
公侯们离京时排场很大,大家看得见。他们有没有私自留下,并不难查。公爵进京,世子得留在封地镇守,那几家公爵府上有哪几位公子跟来了,在京里走动这阵子,熟识的人家,问一问就知道了。
如汤公这样的,今年才二十三。他的嫡长子才五岁,顶不了事。他的弟弟们早分出去了,他要得防着弟弟们占他的家产,那这金子就只能自己看着,悄悄留下。
卢铉能拉来的,都是刚袭爵不久的公爵们。
他们有两个特点,第一,府上缺钱。嫡长子袭爵和万金封侯不同,嫡长子袭爵是三千两黄金,加上跑关系,还要花上一笔。如果遇到有得罪人多的,多花一倍也不在话下,几乎都会被掏空钱库,有些还得变卖产业。第二,刚袭爵的公侯们都年轻,嫡子们还小,不顶事,事情只能自己办。
于是,他们干了什么事呢?
让仆人假扮成自己离京,自己悄悄地留下了,躲在府里不出去或者是乔装出门活动。
一座公侯府邸,如果没有主人在,只会留下少数保护宅子的甲兵、战奴和打扫仆人,由一个管家看着,都是吃粗粮,最多管家吃点细粮,是不会买菜的,更不会买鸡鸭鱼羊。
如果有主人在,新鲜的青菜、肉食类,甚至是水果糕点都得买,大厨也得留下。
几位贵公子找专供公侯家的几位豪商一打听,那就,哈哈了!
他们第二天大清早碰了个头,然后姜二郎就找到他爹义公说了这事。
义公上班便向天子禀报:陛下,有十位公爵私自留京,就是之前从大通钱庄抢铜钱回府的那九家,再加一个汤公。
天子正在帮着忙他的长公主拼拼图呢,闻言脑子里冒出的第一个念头是“他们要造反”,手一哆嗦,拼图掉到拼图盘里,他扭头看向义公,问:“确定?”来兑铜钱的人在钱庄外堵了一天一夜。
四月间已经回暖,战奴们身强体壮,又有各公府上送来吃食,夜里轮流休息,倒是挺能稳得住。
管家们见汇通钱庄这副态度却是大为恼火,想着哪怕是不全兑,给每家兑出几千两也行。
现在全京城谁不知道汇通钱庄是最有金子的,连六卿衙门都只认汇通钱庄的招牌,却一两金子都不兑给他们,管家们越想越火大。
大清早的,装运铜钱的马车以及看守铜钱的战奴们把街道全部堵住,不让往来行人通过,管家们又派仆人出去喊话,意思就是汇通钱庄开门兑金子却拿不出金子,他们这些苦无金子的人找上门来也是没有办法,求被堵路的诸位谅解一二,若是有意见或怨言请找汇通钱庄,什么时候汇通钱庄给他们兑完金子,他们什么时候撤走。
裴三郎守在钱庄里托着下巴看着外面,他一夜没回府,只夜里窝在钱庄的椅子上睡了一会儿。
管家们的议论,他是听见了的。
这些公府管家跟在自家主人身边久了,眼里看到的也只有那些公侯们,瞧不起他们这些没爵没荫官的公子,仗势欺人到他们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