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4/4)
文公:“……”这是傻的吧。他掌管兵械马匹的可不敢随便跟哪所钱庄勾连,跟着以大礼府、太内司为首的各个衙门随个大流,无可厚非。他私自换一家背后有公侯们直接参股的钱庄,怕不是嫌脖子太硬命太长。裴三郎从司马府回去,当天就把五匹金马鞍和百具皮马鞍送了过去。
第二天,文公便带着金马鞍去见了天子,禀明马鞍管制的事。
这七岁小娃娃还挺谨慎。天子听得一乐,说:“由得他做主,且瞧瞧他怎么行事。”
马和人不一样。奴隶给几顿饱饭发上武器就是战奴,训练几个月发上甲衣铜戟就有披甲人的战斗力。如果不限制王侯们的武器甲衣数量,他们用不了几个月就能培养出一支精锐。马匹严格管控在朝廷手中,数量稀少价格昂贵,马鞍又卖得奇贵,都快赶上中等马的价格,就算是放开了让公侯们随便买,他们也舍不得把府上所有的马都配上鞍。即使遇到不缺钱的公侯,便是买去几十、几百具鞍,也没有那么多马。
裴三郎没想到文公这么有效率,他头天把马鞍送过去,第二天下午,文公就给了他回复,还是个让他相当意外和惊喜的好消息。乐得他哪怕不喜欢下跪,也很是入乡随俗地跪地对着太内皇宫方向结结实实地磕了个三个响头。
文公看裴三郎欢喜成这样,好奇地问他是不是对于卖马鞍还有什么想法和安排。
裴三郎当然是有想法的,他连开旗舰店的宅子都买好了,只是后世的营销套路不好跟文公细说,于是说:“我在城中置了一宅子用来售卖马鞍,那大宅的正堂,用来供奉那五具在天子那展示表演过的铜马鞍。”
他从司马府回去,便开始筹备开马鞍旗舰店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