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1/1)
玉瑾见她们陆续到齐,因清宁宫的女官在场,也不好再有所提点,只得稍稍叮嘱:“前去拜见皇后娘娘,切莫失了礼数。这便去吧。”
梁竹音等人应诺后,随着女官由东宫进入大内,穿过太液池看向暮色中高高伫立的清宁宫,在丹陛之上重殿连阙,犹如凤凰展翅那般壮观。众人不由得打起精神,默默跟随在女官之后逐级攀登着汉白玉阶。走至殿前通报,片刻便有女官亲自前来引领她们入内。
令梁竹音意想不到的是,清宁宫内的陈设并不华丽,甚至算得上朴素。正殿除了皇后宝座乃是髹金雕凤,其余所摆器物均以瓷器为主,金银器皿皆很少见。所燃香料细闻之下,只是内造的檀香而已。
她用余光看去,皇后身着绛紫色大袖襦衫,藕色长裙,高髻上只簪了一枚凤簪,正扶着宫人的手,不疾不徐地升坐在宝座内。
四人举手加额行跪拜大礼,齐声唤道:“臣参见皇后娘娘,娘娘千岁千千岁。
皇后含笑说了句免礼,逐一打量起垂眸肃立的四个人,命她们逐一介绍自己。
“今日本宫命人将你们唤来,是见你们进宫也有月余了,又是近身侍奉太子的跟前人,总是要认认脸儿。”她看了一眼身旁的女官郑袖,打趣道:“若是哪天东宫传出谁有了身孕,本宫却没见过,那这笑话就闹大了。”
郑袖笑着应是,“娘娘时刻惦记着抱孙,都快望眼欲穿了。”
张馡见皇后并没爹爹口中的那般算计,不仅面慈,言语间也和平日里与娘亲在相府叙话那般平和,便大胆的接了话茬说道:“臣在家时,经常听父亲提起皇后娘娘,说您是六宫乃至天下女子的楷模。”
“是么,相爷在家经常提起本宫?”皇后低头摸着自己腕间的玉镯,不经意问道。
张馡这才隐约觉得方才的一番话太不严谨,她局促地解释着:“臣表达有误,父亲参加庆典后,总是回去命母亲以及几个姨娘学习娘娘的节俭大度。”
皇后微微一笑,看向郑盈,“太子这几日用膳可还算进的香?”
郑盈见问到自己,紧张地下跪回道:“回禀娘娘,殿下用膳每日总是那一碗粳米饭,从不多食。菜品也总是固定几样,还命人撤了不常吃的菜系,说是浪费。”她磕磕绊绊之下总算是将要表达的内容说完了。
“太子此举甚好,不过你也要劝着他多用些,本宫念着你的好儿。”
郑盈急忙应是。
“郭太夫人头风的症状可好些了?”
郭玥儿见皇后发问,忙盈盈下拜,“多谢娘娘记挂着。祖母的头风之症虽然岁末必会犯一次,但是经太医院张院判的针灸治疗,已然好多了,发作时日相比以前也少了许多。”
皇后颔首,端起茶盏轻啜一口,顺势打量着郭玥儿,见她生的娇媚有余,却端庄不足。应对看似伶俐,但刻意拉出张院判来彰显她父亲在朝中人脉关系,也是个没成算的。谁不知晓郭通是个趋炎附势之徒,整日里紧拍张相的马屁。
她目光一扫,看向梁竹音,“听说梁司寝入宫前曾与相爷家的九郎君议亲,可有此事?”
梁竹音双手紧紧交握,面上却一派澹宁,从容回道:“回禀娘娘,臣入宫前寄住在外祖母家三载,不曾听闻议亲之事。待回到家中转日便接到了入宫的旨意。”
她以为皇后会拿她身兼两职说事,没想到会提起迫使她入宫为官的缘由。按说并未定下亲事,而张九郎又是一名庶子,皇后既然知晓这件事,只能说明她已然将每个人的底细调查个遍,又毫不避讳地说了出来,目的为何,她突然觉得脊背发凉。
皇后看向低垂着双眸恭肃而立的梁竹音。她并不属于难得一见的美人,但她身上独有的淡泊气韵会让人莫名心生好感,这便是她独特所在。应对上,避重就轻地一番话,既没否认消息来源不得罪人,也不承认知晓此事,轻松化解了刁难,相对于堂前站立的其他三人,高下立显。
皇后不动声色地与郑袖对视了一眼,从对方眼中皆读到了相同的评价。
“梁司寝身兼两职,可见太子对你十分看重。”皇后继续发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