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1/1)
“你是怎么搞的?看看整条街,哪家像咱家这样烧了一大半。”匆匆赶回家的贾政给受惊的贾母请完安后,冲着王夫人撒气道:“这下好了,我这个员外连住的地方都没了,怕是要成了全京城的笑话。”
“老爷你小声点,这左邻右舍的又没墙,难道妾身会让您变成京城笑话?”令贾政万万没想到的是,家中都出了这等子事了的,王夫人居然不慌不忙道:“眼下咱么也没住处,不如回宁荣两国公府落落脚?都是一家人,大伯和隔壁的堂侄子也不会拒了我们去。”
回荣国公府?
贾政忍不住心头一动。
这些年他家过得本就不易,还要时不时地接济宫中的女儿。
若是能搬回荣国公府,别的不说,光是一家的开销就能省去不少,毕竟亲弟弟家遭受如此大难,于情于理,贾赦也不好拒绝了他们,更不可能让他们住在荣国公府里还要自费一切。
况且回了荣国公府,对贾元春也有益处,说出去也是荣国府二房的嫡长女,而不是西街贾员外的女儿。
“此事还要过问母亲和大哥才是。”虽然贾政已经下了要回荣国公府的决心,但嘴上还是要装几句:“只是家里遭受如此大难,怕是要劳烦大哥许久了。”
“都是一家人,有什么劳烦不劳烦的?况且大哥也不会丢了母亲住在这连屋架子都不剩的宅子里吧!”计谋得逞的王夫人宽慰了几句,暗自得意于自己的顺势而为。
其实员外府本不必遭受如此之灾,但是王夫人的灵机一动,使得她下狠手地让周瑞家的趁势放火,从而造成了员外府如今的惨样。
当然,在周瑞家的放火前,那些个昂贵之物早就被王夫人提前拾掇出来,贴了封条秘密运到自己名下的庄子里。
就是有人问起员外府的火势为何如此之大,王夫人也能推出贾母作为挡箭牌。
难得供养老母的贾政为了哄贾母开心,特意让孙儿孙女陪着贾母在屋檐下燃了过多的艾叶菖蒲,就是有人要为此责怪贾政,也不过是骂一句愚孝,毕竟王夫人的分寸掌握的很好,没有累及他家,说不定这事反而能成为贾政的闪光点。
至于旁的……
王夫人垂下眼帘,露出个冷笑。
她看这次,贾赦和张氏能用什么借口将他们赶出去。
作者有话要说:有人想看追妻火葬场,但问题是怎么个火葬场法?他们都这把年纪了,而且还有四个亲生的孩子和一个养女在,总不能真的闹翻吧!而且还是古代。就让今上鬼算盘吧!感谢在2020-02-1916:53:55~2020-02-2014:44:1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zjzq123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贾瑚和贾琏去给父母请安时,看着上座的贾赦和张夫人面沉如青铜,就差冒出滋滋黑气。
虽然贾瑚已经袭爵,但是为了宁荣两国公府在称呼上的和谐统一,所以在贾瑚贾琏结婚后,阖家上下也都没有改口,还是称呼贾赦和张夫人为老爷夫人,甚至贾瑚夫妇也没住进荣禧堂,贾琏夫妇也没搬出去。
对此,季家和王家都能理解,毕竟除了带孝子,还没有哪户人家是老子老娘尚在世,儿子就主动提起要搬进主屋,甚至要分家的。
那成什么人了?
“儿子给父亲大人,母亲大人请安。”一进屋就察觉到气氛不对的兄弟两对视一眼,安安分分地请了安后,在下手处落座,由当家人的贾瑚率先开口道:“儿子见父亲大人、母亲大人神色有异,想必是有烦心事积于胸。儿子虽是年轻莽撞之人,但也斗胆愿为父母分忧解难。”
面对自家的两个孩子,贾赦夫妇稍稍缓了下脸色,勉强道:“你是个有孝心的,只是这事,你给我们分不了忧,也解不了难。”
“父亲既未提到问题,又从何知道儿子们解决不了?”贾琏不服气道:“儿子已不是总角小儿,还请父亲不惜赐教。”
“你政二叔一家要搬回来,这事儿你解决得了?”贾赦没好气道:“想必你们也听说过,端午节时的西街火灾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