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1/1)
太子妃嫁入东宫的这些年哪少得与她争宠的莺莺燕燕,只是在嫡长孙出世前,无论是陇右世家的姜良娣,季良媛,还是侍寝最多的甄孺人,吴昭训,全都得喝避子汤。
在这一点上,婚后并不专宠于太子妃的太子空前地坚持。
所以不仅是郑家,就连一部分东宫姬妾也盼着太子妃能早日产子,免得他们避子汤喝久了,真的一辈子都生不出孩子。
“你打理东宫的这几年里从未出错,想必在本宫养胎期间,让你替本宫管下宫务也是可以的。”林密妍让荣姑姑将宫印和账本端到太子妃面前,对着略有些惊慌的太子妃道:“你是储君之妻,迟早要接手这些。就当是提前练个手,若是有不懂的地方,大可来问本宫,或是去储秀宫请教淑妃。”
“儿臣惶恐。”太子妃接下荣姑姑手里的东西,有些犹豫道:“儿臣到底是晚辈,只管过东宫的琐碎事,恐怕是难以对六宫的庶母妃们指手画脚。”
“你有尊上之心自是不错,只是此事有本宫为你做主,你只管放开手去做。”林密妍知道太子妃谨慎,这也是她选中这个儿媳的主要原因。
“是。”得了承诺的太子妃放下心来,起身给林密妍行了一礼道:“儿臣今日前来,其实还有件事要上报母后。”
“何事?”
“是尚食局的贾女官之事。”太子妃注意到她的话令林密妍眉头微皱,想着她调查到的贾女官背景,一时间竟有些后悔在皇后面前开了这个口:“贾女官昨日蒙太子殿下的宠幸,故儿媳今日斗胆前来打搅母后,还请母后明示如何安排贾女官。”
能决定嫔妃升迁之事的只有帝后。
即便东宫是太子的地盘,但他的女人到底也是从内务府拿的份例,所以皇后对东宫的影响力远胜于太子妃。
更要命的是,太子临幸了贾女官后也没什么表示,直接穿了衣服去上朝,只能由太子妃将贾女官暂时安排在东宫的后殿。
“贾女官虽是小选入宫的官家女,但其祖父好歹也是国公,所以儿媳想着不能不给贾女官一个名份。”
宫中不乏被临幸后落得没名没份的宫女、女官。
今上和先帝倒还强点。
庸帝时期的养心殿宫女、女官,亦或是嫔妃们的贴身侍女中但凡是有几分姿色的,全都被庸帝宠幸了一两次后便抛掷脑后。
那些可怜的姑娘里既有良家女子,也不乏小选进宫的官家女。在被庸帝破了身后也无法出宫,只能老死在皇家寺庙中。
“贾女官……是荣国府的那个贾二房的嫡长女吧!”林密妍自打怀孕后便有些精力更不上,也是废了好一番功夫才想起太子妃说的是谁。
“正是母后说的那个贾女官。”太子妃试探道:“据说国舅爷的继室夫人便是那位贾女官的姑姑,所以儿臣也不好随意安排贾女官。”
“她算什么林家的亲戚。”一旁的静亭公主耻笑道:“我若是林夫人,认贾恩侯夫妇做亲戚也就罢了,像这种落魄时不理不睬,发达后上赶着狐假虎威的亲戚……不要也罢!”
太子妃被静亭公主的话弄得有些尴尬,还是林密妍在一旁解围道:“就算是在本宫这儿,你也别这般没大没小的。省的传了出去,未免寒了功臣后代的心。”
“儿臣是当母后和俐纯是娘家人才会这么说,这种扒着母后扯亲戚的玩意要是入了三弟的东宫,不是让俐纯为难吗?”静亭公主的伴读是太子妃的表姐,所以跟郑家姐妹十分熟悉,自然把太子妃当作自己人护着:“况且东宫已经有了个喜欢攀亲戚的季良媛,我可不不想三弟再纳个不安分的妾室。”
按理说,出嫁的大姑子不该插手娘家兄弟的后院,可社会上并不阻止出嫁的大姑子给娘家的兄弟送妾室,所以在这方面的分寸界限上颇有些模糊不清。
况且静亭公主一直都很得太子的尊敬,她在皇后面前谈起此事也没什么问题。
静亭公主口中的季良媛并不是季家嫡系,同林密妍的祖母,和孝长公主的生母季贵太嫔是出了五服的亲戚,但却总爱以这几人的同族自居,还为此受到了太子的斥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