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1/1)
安钦扬眼看火候差不多了,这才不疾不徐地开口,“父皇,儿臣看那人也并非有意,不如就这么算了。”
“不行!扬儿,今日他们不敬你,就是不敬朕,不敬社稷!朕如何能让此不忠之人存活于世?朕在尚且如此,若是日后朕不在了,岂不人人都可欺你?”护犊子之情尽在言语之中,但安钦扬却不是很感动。
“父皇,已经惩罚了几个人,够了。今日的一切若是传出去,您要世人把儿臣说成什么?无能还是祸国?”说这话的时候,安钦扬依旧神色淡淡,低头盯着他的衣袖,仿佛讨论的不是他自己,而只是一个无关紧要的别人。
可是安平帝却不能不当做不回事,安钦扬的这句话,看似是在劝安平帝不要把自己推上风口浪尖,其实字字句句都在说,您不是最要面子的吗?今日在场有这么多大臣,要是被谁不小心传出去了,您在百姓眼中可是昏庸暴虐的象征了。
所以他不得不掂量着继续一意孤行的后果,他是要做足姿态,可是这其中并不包括把自己的名声赔进去。现在,既然安钦扬聪明给他台阶下了,他也就乐得见好就收。
“既然扬儿替你们说情,那便散了吧。”说罢,他一挥袖,站起,转身,脚步不停地往宫殿的更深处走去。就在大家奇怪他为何不朝殿外走的时候,又传来一声,“太尉,跟朕来。”
一直混在人群中没有存在感的季淮墨,陡然听到“太尉”两个字,一时之间竟还没反应过来这叫的是自己。直到旁边有人轻轻撞了自己一下,他才反应过来抬步跟上前面的两个人。
安钦扬始终挂着笑,一副温润太子的模样,为了等季淮墨赶上来,他特意放慢脚步。
等季淮墨赶上后,他又侧头温和地与他说话,仿佛两个人是第一次认识。安钦扬的问话主要围绕季淮墨和将士们的战斗过程,以及南慕的现状。
话语间无不展现了他对战场的向往,以及对过往的追忆。
“太尉果真非同一般,与君一席话,便解开了困扰本宫十年之久的疑惑。若非条件所限,本宫真希望与你促膝长谈。”
“殿下对战事非同一般的见解,也令下官感到十分佩服。国之储君,当如是。”这最后这句话,季淮墨是凑近安钦扬说的,声音放得十分轻,已经与他们拉开一段距离的安平帝并没有听到,安钦扬却是感觉身体一僵,随后,狭长的桃花眼缓缓露出星星点点的笑意,“是吗?太尉真这么觉得?”
第163章不要插手
季淮墨深吸一口气,暗道这个安钦扬果然有多副面孔,寻常人应付不来。
就在他想着要如何回应这个问题的时候,前面的安平帝停了下来。
他站在一扇大门的前面,那扇门里面,是一个小型的议政室,专门用于接待重臣,说一些,类似于国家机密的事情。
这让季淮墨不得不在心中思索,安平帝把自己带到这里来的用意是什么。不过,当他看到前面的安钦扬的时候,仅有的一丝不安也烟消云散了。只因为,他早已今非昔比了,此时的他,是无比相信这个人。虽然,这份相信里,夹杂了说不清道不明的愧疚。
“爱卿一定很好奇,朕为什么会带你来这个地方。”
“陛下所做的每一件事,必然有他的用意。”
“说得好,那爱卿便猜猜。朕今日的用意是何?”
“想来,是为了妖人闻人辙一事。”除了这个,季淮墨想不到安平帝如此神经兮兮的用意为何。
“不错。爱卿这回将闻人辙带回来,可谓是大功一件。但爱卿觉得,闻人辙应当如何处理?”
“如此祸国殃民之人,自当处以腰斩之刑。”
“腰斩?”安平帝显然没有料到季淮墨如此心狠,有些诧异地回过头来看他一眼,然后说,“太尉啊太尉,你还是太年轻了。”
“陛下此话何意?”
“朕希望,太尉从此不要再管这件事。太尉新任,有许多事务需要熟悉和处理,此人就全权移交给大理寺吧。”这话已经说得很直白了,意思就是人到了洛都,已经跟他季淮墨没有任何关系了,日后闻人辙是被释放还是处死,那也是人家大理寺审理的结果,他季淮墨无权过问。
真是好个算计!偏偏还要说得冠冕堂皇。
季淮墨把目光投向安钦扬,他就不相信这个人能忍得下去。可是安钦扬就跟刚才在大殿里一样,丝毫不为所动,摆出一副“超然世外”的样子。
季淮墨没来由就又生出了一股怒火,这个人总是这样,心机深沉,让人看不透他在想什么。说真的,他现在有些怕与他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