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1/1)
思及此处,萧岑心底怨怒不免更甚,他垂眸凝视了自己跟前的枯草片刻后,就突然抬手用镣铐重重地击向身侧的灰墙,暗提一口气朝门外扬声嚷道,“我要见楚枢密使!让他来见我!”
可他接连数日静默不语,多少伤了喉带,再开口时竟有些出不来声,因此叫唤了好一阵子却是连个影子也见不着。
迫于无奈,萧岑只得挪到铁门边上斜倚着,接着用戴在腕上的镣铐不停撞击着横栏,试图引起外间的注意力。萧岑被扔在这个无人问津的单间已有一段不短的时日了,平素除了两个常来送饭的狱卒外,还真见不到什么人。
因此,他在折腾了好半天后,见到的依旧是那张“老面孔”,得到的回复不出意外又往他心里重重地捶打了一拳“大人身担重任,日理万机,又怎会纡尊降贵来此阴暗之地,同你这死囚相见呢?”
“二堂未审,圣旨未下,萧某亦无处画押,如何就成死囚了?”
“呵。”那狱卒哼笑了下,随手就把一个装着白面蒸饼的破碗搁在地上,“都进了这东郊的天字牢了,还想出去?大将军......你以为,你还是大将军?不过就是一个逆贼罢了。”
“你......你回来!告诉我是楚临秋他......不愿见我,还是......回来!!!”萧岑几乎都把自己的手腕磕出血来了,可那人仍是摇头晃脑地迈步走了,临过那条道时,只留下几句缥缈随时要消散的话,“其实大人是有叮嘱小的们,要让大将军吃好睡好。您呐,就安心在此住下吧。反正......就这么几天好活了。”
“......”
就这么几天好活了。
萧岑只觉得自己身上的气力一下子就被抽光了,他顺着晃悠悠的门栏滑落到地上侧躺在杂草堆里,抬眸望着远处的一扇天窗,半晌后竟是“呵呵呵”地痴笑了起来。
一场空啊......祖父你泉下有知,可否给阿檀一些指示?告诉阿檀,萧氏祖训里说的什么“忠君忠民”、“先人后己”、“守业不争”......都是一堆无用的话吗?!
这便是你忠的君?便是你爱的社稷?以及,那......便是我曾心慕之人。
第三十三章险症
许是这回损耗太过确实伤了元气,楚临秋竟是在床上晕睡了数个时辰仍未醒转,无论俞太医及诸同僚如何灌药、施针、揉穴,均收效甚微。
他面色青中带黑,双唇干枯且灰败,便连呼吸都似有似无几近断绝,若非胸口尚有微弱起伏,众人都险些以为躺在自己跟前的已经是具死尸。
“俞大人,你倒是想想办法啊!正殿那头已传下令来,倘若天明前不能使大人转危为安,我等也就......性命不保啊!!!”
“是啊,您给拿个主意!大人并非寻常气脱厥倒之症,眼下他瞳扩舌黑,面青唇乌,手足软而冰寒,已是极险......”
“得了,闲言少说,先把人救醒要紧。”俞太医的面色比其他人还多了几分凝重,但还勉强算作镇定,他指挥三两个内侍过去将楚临秋扶起,自己则坐到床边打开其下颌并亲手将两碗提气的苦药强灌进去。随后再次故技重施,取出六枚早处理过的银针狠狠扎进几处醒神的大穴,反复抽/插捻转毫不留情。
就这么又过了约摸一炷香的时辰,楚临秋却是除了偶尔抽搐两下外,就再也不能给出任何回应。因为意识全失,他的身上绵软无力直欲往下瘫,全凭内侍们分跪左右扳住两侧臂膀方能勉强维持住坐姿。
这人衰弱至此,已是强弩之末经不得半分折腾了,该早日放手到无人打扰的山谷中将养个一年半载才是正理,可事实是时局囚他,圣人迫他,便连玄武卫及牢里的那傻子,又何尝不是步步紧逼将他打入绝境?
俞太医看着眼前之景,心底俱是愁云惨雾,他双唇微启吐出一口长长的气,紧接着便强打起精神吩咐小内侍把人扶回去半躺着,后背及身侧塞满了软垫。
“俞大人,您这是......”并排站在床边的医正们见俞太医又命小童自匣中取出几枚较之刚才更为细长的银针,不由脸色大变,急忙制止,“十指连心,您要三思。”
“正因十指连心,本官才要试。若大人承此剧痛还未能醒转,那尔等便可直接禀明圣上,称可以把人抬回去了!”俞太医此话说得怒气冲天,全然不顾君臣之仪,若真传到天子耳中,怕有几条命都不够抵的。可它却恰恰打进了敬元帝的心坎里。
跟在天子身边的老人最清楚,只要他仍对那个闺名唤作“臻儿”的女子存有执念,就不会任由她的亲儿就这么死去。他清醒后甚至会感到后悔,恼恨自己一时失态竟做出无可挽回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