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1/1)
“带着你的东西滚出去!为人僚属不想着恪尽职守,兢兢业业,却成天想着如何送礼讨好上司,堂堂枢密使大人平日里就是这般教导你们的?本侯倒想看看他......”
“侯爷!侯爷!且慢!侯爷!”
“......”萧岑还想说些什么,却被从远处跑来的宁伯给打断了,只能放下原本指着门口的手,背过身去眼不见为净。
老人家见此情景,无奈地摇了摇头,他小跑过去附在萧岑耳边嘀咕了好长一段话,这才令萧岑神色稍霁,周身的肃杀之气也散了少许。
“既然宁伯都这么说了,那也就是九商的意思。罢了罢了,那株珊瑚树有点意思,留下,其余的,你带回去吧。”说罢,他又缓步踱到那都承旨的身边,用只有二人才能听到的声音对他说,“你若有求于他,就不该如此大张旗鼓,所以,其实还是替你真正的主子来试探虚实的吧?”
“......”在听完这话之后,都承旨身子轻颤了一下,眼神也逐渐有了变化,他愣在了原地,垂在身侧的手,也无意识地蜷缩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他才勉强扯起嘴角,干笑道,“侯爷想是对我等有些误会......”
“误不误会的,本侯不关心。本侯在意的是......尔等何时对他不利?”
“侯爷说笑了。下官如何会......”对上萧岑眼神之时,都承旨噤声了,凭他九尺的身长,在这位年纪尚轻的定南侯跟前,竟然也不禁感到了一丝寒意。昔日漠北“小战神”之称果真不是浪得虚名。每到这个时候,谁是战场上真刀真枪拼出来的,一眼就见分晓。
两人堵在门口僵持不下,谁也没有料到,最后解围的竟是一介真文人,“侯爷息怒,请听下官一言。”
“尔又是何人?”
“下官枢密院编修翁月华,表字同光。您想是不知,如今枢院是何等情形,故对我等此举深恶痛绝。”那人面带微笑将萧岑请到一棵树下,轻声说了后面的这句话,音量虽不大,宛如含在口中,但却字字打在人的心上。
“我朝太祖将以宰相大人为首的‘东府’与枢院分立而治,就是为了分权制衡,可如今......连我们那位大人,都是宋阁老一手提拔起来的。宋阁老一家独大,枢密使大人碌碌无为,我等一众僚属,终日惶惶不安,好不容易盼来了能主事的人,自然要......多为自己打算。”
“尔等果真是来示好的?”萧岑眉头一皱,有些狐疑地打量着身边的人,内里是万分不信,但观后头众人,竟一个个面色寻常,做出若无其事的样子,不由得也恍惚了起来。
第九十八章照料
这编修顺着他的目光也往后看,自是心中了然,他主动为其解释,“不瞒您说,我等此番冒然前来,确是受了枢密使大人的指使,只不过......这其中却裹挟着自己的私心。至于二位侍郎,也是我等请来做说客的,谁知今日竟连大人的面都没见上。”
“原来如此。”萧岑听了这么长的肺腑之言,也不急着表态,而是继续用平静无波的眼神上下打量着面前这人,良久后才缓缓舒了一口气,说了句暧昧不清的话语,“本侯知道了。”
编修大人被他那过于锐利的目光盯心中发寒,也就不便再多说什么了,只得在又待了一阵子之后,与其他人一同讪讪告辞离去了。
但令萧岑感到意外的是那位吏部陈大人,他在临出门之时,似有不甘,竟透着人缝大喊,“学生恭贺老师高升!侯爷您千万莫忘了提及学生来过!”
“知道了知道了。”萧岑这会儿倒有些忍俊不禁,他随意挥手把人都打发走之后,就提着宁伯来到回廊跟前,低声问道,“方才的话,你可有听见?”
“禀侯爷,老奴在边上,有听了一耳朵。”
“那你快说说!他是故意诓我的还是真有苦衷?本侯应当怎么做,才是对的?”萧岑此时面上逐渐露出孩童才有的迷茫,非是他不够聪明毫无主见,而是他与祖父一脉相承,都对朝堂上那些弯弯绕绕敬而远之,时间久了,也就不擅长了。
如今被迫进去这潭浊水,他才又重新跌跌撞撞地学习起来。
“侯爷。”宁伯宠溺地看着跟前这个年轻人,乐呵呵地笑着,就是半天不发一言。
萧岑被他笑得心里发毛,正想打破沉默,就听到老人家边咳嗽边说,“老奴曾听大人提起,说这二位侍郎平日里虽不常来往,但人品上都没有问题,可放心与之交好。如果侯爷信不过他们,可将杜侍郎唤来打探一二。”
“杜侍郎又是......哦!本侯想起来了,就是那个口没遮拦的杜凭生。为何问他?他的能耐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