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1/1)
首领官可是有着正正经经的官身,在县里就是主簿,在州就是吏目,而在府里有着两员首领官,就是府里经历司的经历老爷与知事老爷,但是彦清风一开口大家就知道他说的是文三晋的那个经历缺。
虽然文三晋是多年同僚甚至还欠着大家一大笔银子没还,但是彦清风给出的条件却是太有诱惑力了,捕头首领再怎么威风都只是个高级吏员,而府经历不但是实打实的官身,而且还是八品官,府里的一应文书往来都是由经历老爷负责。
他们若是能抢到文三晋的经历缺自然是一步登天,毕竟今上当年都是从吏员到仓副使、署职典史、巡检、卫经历一个台阶地一个台阶升上来,现在却是能直接升到八品官,因此几个捕头首领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
只是大家跟文三晋终究是十几年的交情都觉得不好撕破脸,所以一下子就变成了大眼瞪小眼,谁都不好先开口,彦清风当即笑了:“看来大家对于首领官都没有什么兴趣,不如我到外面去问问,看看谁愿意做个事多权重的首领官!”
大家怎么会对首领官没兴趣,官是官吏是吏两者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两者之间的差距甚至比江宁留守与上元知县还要大,平时为了一个不入流的杂官都争得头破血流怨恨一辈子,何况现在这是一个八品的要缺。
一个捕头首领当即就问道:“这事办好了真能有个首领官?那我先说!”
看到被人抢了头筹几个捕头首领真是连肠子都悔青了,而第一个站出来的刘捕头则是喜形于色:“文家这几年之所以元气大伤肯定是跟万宝城有关。”
彦清风当即问道:“万宝城?这是什么地方?”
“对,就是万宝城!”狄尉源想:“金陵文家在燕雀湖边上占了一块地起了十几幢高楼和几百间铺子称叫万宝城,专卖南洋、北洋、西洋各种奇珍与海外特产。”
自从国朝废除海禁改而鼓励出洋贸易以后,经营海外特产可以说是利润最大的一宗生意,文家经营万宝城怎么会看都是得水楼台先得月,毕竟文家是江南镖业巨子又是南京豪门,甚至还跟张南宇是姻亲,只要上了正轨就能一本万利。
因此彦清风直接问出自己的怀疑:“那万宝城怎么让文家元气大伤?他们家资本雄厚,而且本身有镖行有铺子有靠山,怎么看都是躺着赚钱,怎么会亏钱?”
刘捕头当即显摆起来:“没错,正常情况下万宝城肯定赚钱,但是离万宝城不到一百步正好有一座经营了十几年的千珍楼,同样是经营各类海外奇珍、特产与货物!”
彦清风立即明白过来:“千珍楼是哪家的产业?”现在彦清风总算明白为什么文家会在万宝城这家稳赚不赔的生意上大伤元气,想必与这家已经经营了十几年的千珍楼有关。
千珍楼经营了十几年赚得金山银山,文家看得眼红干脆依样画葫芦在旁边建了一座规模是千珍楼十几倍的万宝城抢了千珍楼的生意,说不定还使用了很多见不得光的手法,最后引发了千珍楼背后的大人物发动全面报复。
而刘捕头也没想到彦清这么快就抓住了重点:“韩少,千珍楼都经营了十几年大家都不知道幕后的大老板到底是谁,还是文大路把东华宗逼了出来。”
彦清风对这个名号印象很深,不由脱口而出:“东华宗?灵华禅寺?”
狄尉源当即插嘴道:“便是东华宗,韩少说得很对,一群出家人若是敢经营青楼那千万别去招惹他们,文家就是没看明白这一点才元气大伤!”
灵华禅寺虽然有着“禅寺”之名,却是江湖上有名的附佛外道,至于东华九宗更是鱼龙混杂什么人物都有,什么产业都在经营。
前次有人想用大价钱请彦清风这个武林第一淫贼出手对付万花楼,而彦清风在拿钱办事之前特意咨询了狄尉源才知道万花楼这家金陵鼎鼎大名的连锁青楼居然也是东华宗的产业。
虽然这未必是灵华禅寺拿的主意,但是灵华寺终究是东华九宗之首,这件事灵华寺不点头根本不会有万花楼,而这个时候狄尉源也在说出当时彦清风的判断:“当时韩少跟我说一群和尚若是吃素念佛,那咱们怎么收拾他们都不成问题,他们若是敢shā • rén烧火,咱们还是和气生财,若是他们连青楼都敢开,咱们能躲得多远就躲多远,千万别招惹他们,这话说得太对了!”
刘捕头连声赞同:“可不是,文大路觉得自己是金陵首屈一指的豪门大族又有京里的人脉,再加上文家几十家镖局撑腰,就可以去砸千珍楼的饭碗甚至把千珍楼的客户都抢光了,结果千珍楼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是上百条人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