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1/1)
见状,陪在祖母身边的袁嬷嬷明白了什么一般,低头绕了出来站在门外,与他低声开了口:“茂二爷过来,原本是该叫老太太瞧着高兴高兴的,只是您也知道,老太太才犯了病,服了安神的药,刚刚才睡下了。”
“老太太实在是极少有睡得这么安稳的时候,实在是难得,若不然,还是等着一会儿睡醒了,再叫人抬了软轿,亲自去抱节居与您说话?”
齐茂行自小长在五福堂,这里的下人们都是熟识的,眼前的嬷嬷姓袁,是祖母身边多年的陪房,素日里最是亲近信重的一个,也算是一手将他带大的老嬷嬷。
袁嬷嬷的态度还与往常一样,待他又亲近又熟稔,说到最后,甚至还格外客气的朝他弯了腰,求着若是一会儿老太太醒来了因她自作主张生起气来,还请二爷看在她这张老脸,千万为她说一句好话。
齐茂行一句句听着,面上并没有太大的变化,甚至于刚才脸上的担心神情,都还挂在脸上,没来得及消去。
只是不经意间,手心却只觉一阵冰凉。齐茂行紧紧攥住了冰凉手心,耳边袁嬷嬷的话都似乎隔了很远,一句句都缥缈的落不到实处。
因为不愿承认,他甚至都怀疑起了自个向来引以为傲的目力。
或许……是他隔着纱屏看错了,也或许,祖母是当真睡了,方才不过是动了动身子?
只有这么想着,齐茂行一下下发紧的心口才略微好受些。
与此同时,没有等他想清楚,屋里的继母李氏便也带着三姑娘从屋里走了出来,面上很有些怒色。
以往也就罢了,齐茂行元配嫡子,老太太又千疼万宠,七岁进宫伴读,十四便敢离家投军,回京之后,更是短短几月便得了太子殿下的格外信重,连身边的亲卫都放心交给了他。
便是当家的侯爷都并无实职在身,远远不及他的体面!
这样明摆着的前途无量的侯府继承人,李氏便是有什么意见,也只能当自个没有,还得硬是作出一幅与世无争的贤淑模样来,处处客气甚至讨好。
可现在呢?
齐茂行一个时日无多的废人,苏磬音往后更是只能靠府里养着的累赘罢了,凭什么还敢这么一里一外的顶撞她?
李氏认为自己受到了不该有的无视与辱没,又亲眼见着连老太太都已放弃了这个孙子,便更是再无顾及,出来之后,第一次在他们夫妻面前摆出了婆母的威严。
李氏扶着三姑娘,学着之前见过的那些贵妇人气定神闲的姿态,在齐茂行的面前,稳稳的站定了,故意放慢了语调,不急不缓的开口:“原来是茂行来了,刚在屋里听着,我只当是哪个没规矩的胡乱答应呢。”
这还不够,说完,李氏偶然瞧见一旁低眉顺眼的苏磬音,记起了她刚才的顶撞,脸色一黑,索性便也一起捎带了去:“花喜鹊尾巴长,娶了媳妇忘了娘,磬音虽是你媳妇,你也不能迷了心,为了外人便连自个亲兄弟都不顾啊。”
一旁被指名道姓了的苏磬音眼皮子都没抬一下,事实上,若不是因为她反应快忍住了,刚听见第一句时,她都差点为这么接地气的俗语笑出声来。
她以前单知道自个婆婆手段平平、也并不得公公欢心,倒是没想到,分明顶着诗书传家的世家名号,说起话来,用词文采竟然也是这么的……质朴。
倒也难怪,给人当继室原本就低人一等,更莫提公公齐通的原配还是被妾室谋害了去的,这京城里谁家是傻的?听了这样的风声,哪怕是皇后母家出身的齐侯府,还想要体面的人家也不肯结这门亲。
可当真寻个蓬门小户的,侯府也丢不起这个人,这般一来二去,最终娶进来的李氏,虽还顶着个源自世家公府的姓氏,但其实关系早已远的找都找不着了,真论起来,公门之后不过是说起来好听些,实际就是小户女的教养。
只是以往低调藏拙,倒也不太觉着,这会儿这么猛不防的蹦出来,可不是就立马露了出来?
果然,听着这话,齐茂行便也立即皱紧了眉头。
他因为祖母的避而不见,原本就满心低沉,又遇见李氏这话,当下便是一声冷笑,毫不掩饰道:“磬音再是外人,也是我原配嫡妻,便得了诰命也要落到她头上的,倒是不必太太多操心。”
齐茂行这话简直是一针见血,所谓妻凭夫贵,男人若有了可以诰封官身爵位,有资格得诰命的自然第一个便是妻子,母亲自然也有,但那也得先紧着嫡母生母,不论怎么算,也是她苏磬音在里,李氏才算“外。”
而李氏因为因为齐侯爷不喜,这么多年来都未曾为她请封,旁人叫她一声“侯夫人”都是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