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1/2)
绝大部分一辈子都没有努力过,更没有主动做出决定过,只是任由生活摆布。
努力的人一定会有所收获,奋斗的人必定迎来光明。
宋秋雨像是秋夜里的微弱星火,被兰彻这把火点燃。
兰彻提早安排了人接机,越寒依旧有些担忧。
兰彻为越寒打开一瓶矿泉水:“你放心吧,不会有问题的。”
与一些的无良记者不同,宋秋雨很有职业道德。方才在飞机上,宋秋雨也许动过tōu • pāi的想法,可她没有打开过手机。
只要宋秋雨拍下一张照片,她就可以获利无数。
可宋秋雨没有。
越寒闭上眼思索,一个半月后曝光。
那是金美奖颁发的时间。
越寒对A国很熟悉,但对A国,他实在没有多好的印象。
可因为兰彻的陪伴,一贯无感的A国也变得顺眼了,风景也变得宜人秀丽。
这段旅行在兰彻的一句话中,隐隐变得有些紧张。
兰彻说:“想去维也纳吗?”
维也纳是世界音乐之都,在现在这个时间,去维也纳代表着什么,越寒不会不明白。
越寒认真抬头:“我不会去的。”
李鹰和范薇曾劝过他,让他一定要去维也纳参加国际协奏大赛。就算不是以民乐作品组出赛,也可以以钢琴独奏出场。
李鹰有着私心,他希望越寒可以以古筝出赛,但他又怕小年轻性子执拗。退而求其次,只要出赛就行了。
不管是古筝还是钢琴,只要能为国家赢得光荣。
李鹰认定了,只要越寒参赛,他就一定会拿奖。
越寒看着兰彻,张了张唇,思绪有些乱。又过了半晌,他才说:“我并不喜欢乐器,也许以前喜欢,但现在真的不喜欢了。我不想。”
小时候他弹钢琴,是看母亲在学,他觉得好玩儿才跟着学。后来在徐家,纯属被迫。
对钢琴,他一开始是有兴趣的,可后来只剩无感。
兰彻笑了笑:“我的意思是,我们作为观众去旁听。我以为你会喜欢的,如果不喜欢的话,我们可以去欧洲其它地方。”
毕竟现在离九月二十号的金美奖还有一段时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