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2/2)
可见,皇上想补偿小皇帝的心思非常的深、也非常的急切。
但也有一点,是因为密探的报告中,顾希把小皇帝教的非常好。
汪海从京城来的事情,很快,军营都知道了。但来做什么,大家还不知道。直到第二天,汪海带着顾希和小皇帝离开家属楼,才有话传出,原来是洪长生和顾希养的那个儿子,是皇孙,为昔日的显王之子,今日的显王。
从军营到京城,坐马车要六天,这还是速度较快的情况下,如果稍微慢一点,则要十天。汪海虽然急着回去,但他队伍也保持着正常的速度,他想小皇帝在途中因为赶路而生病。
要知道现在正是皇帝想补偿小皇帝的时候,小皇帝有个万一,皇上都会生气。而且,汪海是个聪明人,他没有加速回京城还有一个原因,在途中给小皇帝时间适应现在的身份。等到了京城之后,就没有时间让他适应了。
皇上直接把他封王的圣旨带来,也是有原因的,急切的补偿是真。有了圣旨在手,他是以显王的身份回京的,而不是以侍妾儿子的身份。以侍妾儿子的身份进京城,会被人看轻。皇上此举是想告诉所有人,他对这个孙子的看重。
原本六天的路,因为中间的弯弯道道,结果赶路了十天的路。他们到京城的是下午,因为皇上等着见小皇帝,所以汪海先带着他们进宫了。
这会儿,皇上在御书房里处理政务。
“皇上,师父回来了。”
皇上正在批奏折,手一顿,毛笔上的墨水滴在了奏折上。接着他猛地站起,想出去接人。但站了一会儿,又坐了下去:“人带来了?”
“带来了带来了,现在师父带着小王爷和他的养父正在外面候着。”
“叫小王爷进来,你领着他的养父去隔间坐一会儿,好生伺候着。”
“奴才遵旨。”
这太监叫汪鱼,是汪海的义子。四五岁的时候被家人卖进了宫里,汪海看他可怜,收了当义子,然后义子跟着汪海。在别人眼中,这也是福气。
目录
汪鱼的名字也是汪海取的,他是海,他义子就是海里的鱼,没什么文化的汪海取名儿倒是有意思。
汪鱼走出御书房,先是给小皇帝和顾希行了礼,然后对汪海道:“师父,皇上说小王爷自个儿进去,请奉显夫人先去隔间休息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