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2/2)
长孙恪立马起身拉他出去,推开门正对上在院子里徘徊的姜氏……
长孙恪一本正经的朝姜氏颔首:“天晚了,娘早些睡吧。”
不等姜氏说话,长孙恪已经扯着卫昭走了。姜氏眼睁睁看着他儿子把三公子拉进了他的房间,忽然就有点儿心酸。
再想到整个镇国侯府上下,尤其是卫老太君对长孙恪慈祥和蔼的态度,姜氏更加心酸了。
好不容易认回了儿子,竟然就这么被人拐跑了。
她一脸受伤的回房,余光瞥见在小厨房偷懒的小楼,忍不住上前推醒了他,涨红着一张老脸道:“烧些热水备着。”
小楼醒过神来,瞬间明白过来,俊脸一红,麻溜的过去烧水了。
姜氏见他这轻车熟路的动作和暧昧的眼神,更觉心酸了。
在厨房瞅了一圈,然后在明早的早食里又加了一道蟹肉粥,他觉得自家儿子身强体壮,必叫三公子受累了,合该好好补补。
于是第二天醒来,卫昭觉得姜氏看他的眼神都不对了。
朝堂上关于任命崔奉为征南军主将一事一直未有定论,反对者言辞激烈,支持者据理力争,当然更多的是些和稀泥的墙头草。
在萧家噤声后,支持崔家的朝臣们气焰一下子嚣张起来。只是谢家在朝堂姻亲故旧不少,虽然没了萧家支持颇为吃力,但还不至于轻易让崔家得逞。
相比之下,郑妃小产,萧美人禁足一事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虽然看的明白的人知道萧美人这次是钻了人家设的套儿,但关于郑妃流产这件事却仍是不清不楚。
冯贵妃虽说不掺和这件事,但不妨碍她关注,她总觉得郑妃流产的背后有些见不得光的东西。
冯嬷嬷虽不赞同冯贵妃过多关注这件事,但也知道她心里因五皇子夭折一事一直心存芥蒂,此次郑妃流产显然触动了冯贵妃那根神经。而且将此事弄明白些也能更好的防范,所以冯嬷嬷只提点几句小心行事,旁的倒未曾阻拦。
纵观这件事的结果,明显是崔家获利。所以冯贵妃从一开始就怀疑是崔贵妃在背后动手。而且这么明显的事情,就算郑妃蠢笨看不出名堂,郑家那位精明夫人却不能不明白郑妃是替人作伐子。
但郑家同崔家却关系依旧,朝堂上鼎力支持崔奉为将的便有郑大人。
郑妃自第一次小产后,虽然瞒的紧,但只要使些手段还是能打听出来,郑妃的身子不太好。所以郑妃再度有孕时冯贵妃还惊了一下。